新趨勢論壇 臺史博與亞洲博物館共創文化平權
新網記者林彥才台南報導
2018/11/14 下午 04:53:12 / 文化藝術
為了文化平權概念的落實與推動,並且促成國際間的對話交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今日起為期3天,邀請多位國際知名的博物館專家學者,包含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執行委員暨韓國鐵博物館館長張仁卿及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廣瀨浩二郎等人,與國內外博物館及文化機構相關教育從業人員於臺南、臺北接力舉辦「2018文化平權在亞洲:博物館教育新趨勢」國際論壇,一同激盪未來文化平權發展的想像與新路徑。
|
文化部主秘陳登欽說明臺史博辦理論壇梳理文化平權進程,對於發展更貼近臺灣自身脈絡的新路徑大有幫助。(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及與會者在論壇開幕前,特別前往臺史博兒童廳欣賞由智青策展的「心視角」攝影展,聆聽智青述說自己的攝影作品與心路歷程。陳登欽表示,文化生活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國家必須積極確保人民的「文化近用」,不會因為身份、年齡、性別、地域、族群、身心障礙等原因產生落差。近來可看到各館分別發展出實踐文化平權的方案與特色。透過論壇將能夠進行更多博物館的理論辯證與經驗交流,發展更貼近臺灣自身脈絡的新路徑。
臺史博館長林崇熙提到,「文化平權」已是國際博物館普遍發展的核心價值。未來除了參考國外成功案例之外,更必須考量臺灣社會與文化的獨特性。林崇熙說,臺史博從服務設施的友善化,前進到教育活動的客製化,而下一階段的課題與挑戰,則是將目標放在如何改變知識給予關係的「知識平權」上。透過探討亞洲博物館實踐文化平權的歷程與獨特性,與大家共同激盪新思維與策略,描繪博物館邁向知識平權的下一步,也期望為亞洲博物館的文化平權工作開啟嶄新的視野。
|
「2018文化平權在亞洲:博物館教育新趨勢」國際論壇會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
臺灣是個多元文化並陳的社會,在文化上,肯認多元群體之文化差異,使臺灣各族群能互相認識並了解彼此之差異,進而接納且欣賞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差異,以避免各種形式的歧視與偏見。
這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家人權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合辦的「2018文化平權在亞洲:博物館教育新趨勢」國際論壇,11月14及15日於臺史博階梯教室舉辦,11月16日移師國家人權博物館,詳細內容與即時資訊,歡迎查詢
臺史博官網及
官方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