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 暖馨開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9/5/16 下午 07:48:52 / 兩性關係
勵馨基金會最新調查顯示,12歲以上的多元性別朋友(LGBTQ+)有4成2遭受過性別暴力對待,包括霸凌、精神暴力、高壓控制、威脅恐嚇、性暴力、肢體暴力等,4成選擇求助朋友,而不是113保護專線或民間社福機構,但有3成認為求助也沒有幫助。
|
勵馨基金會和貴賓們提出對社會和對政府的訴求。(勵馨基金會提供) |
為讓LGBTQ+的朋友們求助有門,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勵馨選在同婚法案立院對決及性平教育公投大挫敗之際,公開宣告「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暖馨開幕,提供友善且多元服務資源,服務遭到多重歧視的家暴、性侵害被害人及遭到性別暴力的多元性別族群(LGBTQ+)當事人。服務項目包括社工心理支持陪伴與輔導,經濟補助申請,家庭/伴侶關係修復,心理諮商的連結,司法訴訟協助,就學、就業、居住協助,資源資訊提供,支持團體,性別培訓及專講等。
勵馨「多元性別族群遭受性別暴力」問卷調查發現,在重要的生命階段中所受的性別暴力或性別歧視,有6成7是在發生國中階段,5成在國小,4成6在高中職。勵馨基金會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主任杜瑛秋提到,有7成的朋友經歷兩個生命階段的性別暴力或歧視。
最常遭性別暴力或歧視的場域,依次是校園、家庭、以及職場。多元性別朋友最常受到同學(66%)、家人(44.8%)、學校師長(30%)的性別暴力或歧視。對於問卷調查結果,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卓耕宇與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群發展部主任林昱君均表示不意外。
如果遭到性別暴力或歧視時,最多求助的對象是朋友(包括網友),佔41.8%,其次是心理諮商,佔17.4%,輔導老師,佔15.6%,或家人佔15.%。民間機構僅佔4.1%,政府機構1.4%。而不選擇求助的人,有3成3覺得求助也沒有幫助,1成6指出求助系統及人員不安全、不友善,1成4不敢求助。
調查顯示,多元性別朋友最期待的協助與資源,是保密與尊重當事人,避免因通報而被出櫃(95.9%);有多元性別敏感度的求助系統(95.8%);有經驗或熟悉保護案件處理的專業人員(94.5%);心理諮商(94.7%);親子溝通/關係協助(87.8%);人身安全計畫(86.25%);司法協助(86.1%);解決就學相關問題(84.1%);醫療協助(83.3%);多元性別的專業人員(81.6%);家長或家人協助(82.4%);伴侶關係協助(81.3%)等。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玥好表示,勵馨從服務中看見性別暴力受害者遭遇性別、年齡、身份、身心狀況、處境等多重歧視處境之服務需求,看見多元性別族群遭遇被歧視、被出櫃、被暴力對待等性別暴力處境,缺乏專業服務照顧其需求。為即時幫助這些受害者,「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5月16日正式揭幕。
由於2019年「10億人起義」(One Billion Rising, OBR)國際反暴力運動訴求即為對抗性暴力、性騷擾、以及對LGBTQIA +社群等暴力。勵馨基金會用OBR國際反暴力舞蹈,與多元性別朋友站在一起,齊力對抗多重歧視與性別暴力。舞蹈最後,勵馨基金會高舉食指和彩虹旗,高喊「我們都是終止性別暴力的一份子」。
勵馨基金會於3月8日至3月31日針對12歲以上的多元性別朋友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2,932份,其中約7成8為多元性別族群,2成2為非多元性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