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9/12/6 下午 08:09:00 / 醫療保健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今年以「建立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獲頒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醫療院所類金獎,頭頸癌團隊除結合相關科別團隊提供全人照護,並研究證實T4b腫瘤以手術治療可提高3成存活率及口腔癌治療準則使用較多的病理危險因子判定可以免除3成病患接受術後放(化)療,進而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改寫了口腔癌的全球治療準則。
|
林口長庚建立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金獎。(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教授廖俊達表示,口腔癌是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第5名,每年新增近6千個病例。口腔癌是外露型疾病,即使治療成功,手術切除腫瘤後,仍會影響顏面外觀、吞嚥、語言等功能,降低生活品質。因此,林口長庚自1996年開始,由頭頸外科、口腔外科負責大範圍乾淨的腫瘤切除,整形外科負責以自由皮瓣有效重建切除後的傷口,透過兩組外科團隊同時進行手術,縮短了手術時間,增加手術安全性,也讓病患獲得更好的功能與外觀,和更好的生活品質。2004年正式成立頭頸癌團隊,除了外科團隊外,再結合放射腫瘤科團隊、腫瘤內科團隊、護理團隊,影像團隊、院內、院外支持團隊等,以持續提高口腔癌病患存活率及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廖俊達指出,依據口腔癌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是吃檳榔區域,有較多的第四期局部侵犯程度較深的腫瘤(T4b腫瘤)病人。林口長庚在進行口腔癌5年存活率研究發現,T4b腫瘤病人接受手術有約50%存活率,而非手術者約只有20%存活率,證明T4b口腔癌因接受手術治療可以提高30%存活率,成果並發表在2006年的《Cancer》雜誌。
不過這與全球口腔癌常用的AJCC腫瘤分期與NCCN治療指引出現差異,NCCN建議T4b腫瘤以非手術方式來治療,但是林口長庚團隊的臨床觀察是,大部分T4b腫瘤可以用開刀方式切除乾淨,以非手術方式治療會降低存活率。因此這個經驗,改寫了AJCC腫瘤分期T4b腫瘤的定義,從2002年版本的「不可切除的腫瘤(unresectable tumor)」,改成2010年版本的「非常晚期的局部腫瘤(very advanced local disease)」。
林口長庚團隊與NCCN治療準則的另一項差異,是NCCN治療指引建議,腫瘤大於4公分(T3腫瘤)或腫瘤侵犯神經等中度危險族群,需接受術後放(化)療。但依據林口長庚團隊口腔癌治療準則觀察,有28%的病人是不用接受術後放(化)療,這些病人仍有相當好的存活率,且因為免除了放(化)療副作用,而擁有較好生活品質。廖俊達教授指出,口腔癌手術是一種對組織破壞性高的手術,約有55%病人會切除骨頭,33%病人會切除皮膚,如果病人接受術後放療,是對組織的第2次傷害,放療有許多副作用,最嚴重擔心的就是放射性骨壞死,所以應該要替病人作完善考量。
廖俊達認為,T4b腫瘤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強大的專業團隊,包括從診斷期到治療前腫瘤評估及檢查、治療期病人接受腫瘤切除及自由皮瓣重建、術後在加護病房即開始肢體復健、一週後在普通病房再進一步顏面頸部復健;治療中的腫瘤急症處理、呼吸治療、飲食調整、纖維化復健、淋巴水腫按摩、牙齒保健等;放化療前的正子掃描以找出早期病灶,改變治療決策;後續追蹤照護期生活品質持續的評估,共同持續提高口腔癌病患存活率及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團隊口腔癌結構化資料庫,從1996年就開始建立,包括許多詳細臨床與病理項目。對於腫瘤復發欄位登錄,林口頭頸癌團隊是將腫瘤的局部、頸部、遠端3項病況獨立,因此可以看出完整6項腫瘤控制與存活預後,進而能登錄越詳盡的危險因子,也更容易規劃個人化的精準治療。因此自2008年起,林口長庚團隊便能根據預後相關危險因子定出林口長庚口腔癌治療準則來治療病人。
|
陣容完整強大的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
林口長庚建立的口腔癌治療準則,現已成為國內及國外處置指引,廣受國際肯定與引用,頭頸癌團隊的服務數量、成效及研究成績,亦超越歐美、引領全球,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外國醫師前來吸取治療經驗。團隊也與美國NIH及12個國外醫學中心,包括美國Stanford大學、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等頂尖研究團隊持續合作,不斷精進,以維持團隊成立提升照護品質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