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珍藏"永樂大典"秘碼珍笈舉世聞名提供瀏覽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20/7/10 下午 05:15:52 / 經史子集
明代珍貴古籍《永樂大典》,其中2冊(共4卷)明嘉靖年間手抄本,本月7日在法國巴黎拍賣,最後以640萬歐元落槌,加上佣金為812.8萬歐元(約新台幣2.7億)成交,價值不斐。但是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臺灣的國家圖書館,竟典藏了《永樂大典》中堪稱無價的孤本。
|
自左上至右下為明代古籍《永樂大典》忠字卷、村字卷、江字卷與李字卷。(國家圖書館提供) |
《永樂大典》是編撰於明成祖永樂年間一部巨大的類書,堪稱明代第一「百科全書」。臺灣除了故宮博物院藏有62冊之外,其實還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2冊、國家圖書館則典藏了8冊。國圖所藏的8冊《永樂大典》,數量雖不多,但其中編號「13991」《永樂大典》的卻是全球研究古典戲曲研究者口耳傳頌不絕的「秘碼珍笈」,舉世聞名。
《永樂大典》內容多達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依照「洪武正韻」分列,全書概括經史子集及天文、地理、醫卜、僧道、技藝各方面,採輯圖書多達七、八千種,其中蘊含五代、十國、宋、遼、金、元諸朝累藏典籍,所以書中大量引用歷史中罕見的奧籍祕典,對於後世極具輯佚、校讎等多方面的價值及影響,彌足珍貴。唯因篇帙龐大,未能刊刻出版,編纂完成時只有一部手抄的正本。至明嘉靖末葉,另又以摹寫方式完成副本一份,以備不虞。
明代覆亡,《永樂大典》正本也告丟失毫無下落,後世現存的《永樂大典》都是明嘉靖年間抄下的副本。然而,入清後,《永樂大典》逐漸散佚,光緒初年重修翰林院,檢查不足五千冊;之後又遭到八國聯軍的毀掠,流失海外,近年來,在拍賣會上和收藏家裡發現所發現的全部加在一起,也僅僅只有800卷,分藏世界各地,彌足珍貴。
話說國圖典藏編號「13991」《永樂大典》一冊,內容主為戲文,自卷1萬3,965起,迄1萬3,991止,凡27卷,共收戲文33種,原書皆已亡佚。民國9年,名儒葉恭綽於英國倫敦一小古玩肆中購得此冊,書中存錄「小孫屠」、「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3本戲文,皆學者所未見,為今存最古之南戲全本,此一絕世孤本,品質精良,不僅具特殊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在戲曲史上的意義與價值更是不言可喻。
|
自左上至右下為明代古籍《永樂大典》戲字卷、論字卷、職字卷與積字卷。(國家圖書館提供) |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透露,這冊當年由葉恭綽秘藏的孤本,因抗戰爆發、時局混亂而不知下落,因此學界曾普遍認為已經佚失,未料國圖於抗戰期間輾轉購得包含此冊在內的8冊《永樂大典》,並完整保存至今,且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寶級古籍,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為饗研究大眾,國圖已將館藏8冊《永樂大典》全文予以影像數位化,公開放置於
「古籍影像檢索系統」,免費提供各界瀏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