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林蔭大道計畫將北市打造為綠色城市
新網記者邱榆蕙台北報導
2011/12/8 下午 11:02:04 / 花木園藝
台北市推動林蔭大道,今年10月陸續開工,未來4年將種植喬木1千多株、灌木約40萬株。
台北市市長郝龍斌今日到堤頂大道2段,宣布要把北市打造成綠色城市,讓市民住在大公園、大花園裡。
今日林蔭大道植樹活動,郝龍斌跟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等人共同種下一棵楝樹樹苗,象徵把台北市打造成林蔭大道的決心。郝龍斌表示,花博讓大家體認到,城市美化和整體環境提升,才能讓市民產生幸福感,因此要求公園處全面綠化道路。
郝龍斌指出,北市府規畫為期4年的林蔭大道計畫,今年10月中動工至今,第一年工程已完成堤頂大道、興隆路1至2段、中社路、建國南北路、研究院路及南港展覽館周邊等綠美化工程,共種下1千多株喬木和逾20萬株的灌木。
他認為,種下的樹苗,需10到20年才能長成林蔭大道,屆時可能大家忘記是誰種的,但一定會更愛這個綠色城市。
郝龍斌指出,今年以2,000餘萬經費,在16條計畫道路廣植1,000餘株喬木與20萬餘株灌木。為擴大北市綠覆率,5月時曾宣布,將以7,000餘萬經費,以4年時間在全市建置35條林蔭大道,將廣植4,349株喬木,灌木40萬株。
他說,植栽選用上以具季節變化觀花性喬木為主,如光蠟樹、鐵冬青、楝樹、紫薇、流蘇、山櫻花、台灣赤楠等,兼具誘鳥、誘蝶等生態效果。喬木下方或安全島島頭前後則輔以如宮粉仙丹、杜鵑、春不老、長紅木等不同花期灌木,呈現多層次視覺質感。
周柏雅則表示,綠化是北市推動健康安全城市的重要因素,這幾年很多外國朋友都表示北市比以前更綠化,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努力。
台北市公園處處長陳嘉欽強調,為落實林蔭大道計畫,在植栽選擇上,已事先徵詢台大及林業試驗所等專家學者意見,因此大多選擇觀花性喬木,如楝樹、台灣赤楠、流蘇、紫薇、阿勃勒等;灌木方面則選擇杜鵑、宮粉仙丹、春不老等觀葉性植物。
負責工程施作的公園處園藝工程隊隊長高民典說,一般喬木種植要5、6年才能達到綠蔭效果,要創造如仁愛路濃密的林蔭大道的成效,更可能要花10餘年時間,呼籲民眾能一起植樹,愛護樹木,讓北市成為真正宜居樂活的綠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