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臺南生活美學館喜迎70年館慶 "南臺灣工藝大展"開幕


新網記者林彥才台南報導
2025/4/18 下午 06:47:57 / 文化藝術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今年歡喜迎接70年館慶,特別策辦「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今(18)日舉辦開幕暨館慶活動,參展藝術家與家屬等齊聚共襄盛舉。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臺南生活美學館70歲生日,也代表著和他同一輩人的生命歷程。戒嚴時代,社會教育館的名稱,呈現當時的文化是「由上而下」的告訴大家文化要往哪裡走。直到解嚴後的生活美學館稱呼,以及功能的轉化包含社區營造、美學等,則實踐了文化應該由下而上、由民間尋找臺灣真正的文化,「文化不再是由上而下的指導」。

 李遠說明,去年他上任部長後第一次來到臺南生活美學館時,許多的志工、連結在地的展覽,讓他非常感動,也在那一刻提出「百大文化基地」構想,希望讓民間各式各樣的文化場域被更多人看見,就像今天的「南臺灣工藝大展」,許多的工藝家與作品齊聚有如「武林大會」,幾乎就是臺灣歷史的縮影,文化基地也正是希望讓大家看見臺灣民間最多元的文化發展。李遠指出,百大文化基地已從1,000多個候選名單評審選出,未來每2年徵選1次,「我希望的不僅是百大,而是更多,甚至是1,000個文化基地」。

藝術家黃德勝(右)向文化部長李遠(中)解說作品《太子爺》。(文化部提供)
 臺南市副市長葉澤山表示,府城向來是工藝重鎮,臺南生活美學館是市府的鄰居,有喜事一定要共襄盛舉。作為共同主辦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慷慨出借25件作品,包含前輩藝術家陳玉峰、陳壽彝、陳南陽、王郭挺芳等大師之作,其中,由陳玉峰創作,臺南陳德聚堂的門神彩繪,更是封存倉庫多年,於去年著手修復,而修復後的首度展示就選擇於南臺灣工藝大展展出,歡迎大家一起來開箱。

人間國寶蔡德太(左2)向文化部長李遠(左1)介紹作品《三十六官將》。(文化部提供)
 策展人蕭瓊瑞指出,長期以來為臺灣的工藝藝術家研究、撰書,策劃一檔橫跨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工藝大展是畢生的夢想,臺南生活美學館服務的南部7縣市有漢人的藝術家、也有原住民的藝術家、有前輩藝術家、也有新生輩的後起之秀,此次展覽邀請傑出的工藝藝術家齊聚一堂,每一件作品都是美感的精益求精、是藝術家對生活文化的體現。欣逢臺南生活美學館70年慶,以南臺灣工藝大展與大家一同分享此一值得紀念的日子。

文化部長李遠(左)、文化資源司長陳修程(中)及陳德聚堂認養人陳百棟(右)觀賞藝術家陳玉峰作品《神荼鬱壘》,為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修復後首次對外展出。(文化部提供)
 臺南生活美學館表示,生美館前身為社會教育館,成立於民國44年,於97年更名為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隸屬文化部,設置目的從早期社會教育功能走向當代美學生活,巧妙地呼應臺灣歷史的發展與轉型。今年為70年館慶,特別展出「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以「工藝」來具體展現生活美學。

 「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由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蕭瓊瑞擔任策展人,支持與合作單位包含南部7縣市(金門縣、澎湖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文化局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南市美術館、臺灣工藝聯盟、學甲慈濟宮、大甲慈濟宮、四鯤鯓龍山寺、嘉義酒廠等,共集結南部7縣市81位工藝藝術家,更有8位人間國寶,展出13種工藝類別144組,共215件的工藝經典之作。其中包含文化部指定國寶葉王交趾作品「七賢過關」,以及彩繪大師陳玉峰、蔡草如、陳壽彝、潘春源、潘麗水、潘岳雄等作品聯袂展出更屬罕見,是近年臺灣少見的工藝精品饗宴。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採訪:林彥才 日期:2025/4/18 下午 06:47:57
關鍵字:臺南生活美學館,李遠,葉澤山,蕭瓊瑞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林彥才報導
林彥才報導列表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今日開幕
文化藝術 2025/4/11 下午 04:03: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在臺傳承74年
宗教哲學 2025/4/18 下午 04:53:40
國美館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文化藝術 2025/4/17 下午 07:33:18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推廣書法教育 福智國小創新書法檢定模式
經史子集 2025/4/18 上午 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