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致贈小行星緬懷武俠電影宗師胡金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5/4/27 下午 06:47:42 / 天文地理
胡金銓1932年出生於北平,籍貫河北永年,是華語電影史上極具影響力的電影導演之一,開創新派武俠電影風格。1967年赴臺籌組電影公司,並執導《龍門客棧》,於臺灣、香港、東南亞及歐美等地票房皆獲得亮眼的成績,開啟臺灣武俠電影的熱潮。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00867小行星命名為「胡金銓」(Kinghu),以表彰其電影成就。
 |
演員石雋代表受贈小行星銘版。(中央大學提供) |
胡金銓擅長將東方傳統的水墨畫與戲曲元素融入電影中,透過留白及雲霧等意象,營造空靈與饒富詩意的意境,開創獨特的電影風格,作品兼具視覺美感與深厚文化底蘊。代表作《俠女》於1975年榮獲第28屆坎城影展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讓西方觀眾一窺武俠世界的奇幻魅力。《山中傳奇》則在1979年第16屆金馬獎中獲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等獎項。他的電影美學成為許多導演的重要養分,徐克、吳宇森、李安等國際知名導演皆受其啟發,在影壇留下重要印記。
國立中央大學主任秘書李宇翔表示,小行星的命名,不僅是對胡金銓導演非凡電影成就的高度肯定,也象徵著他的精神如星光般永恆照耀,可以跨越時空,啟發並照亮後輩的創作之路。無論是對藝術的追求,還是對華語電影的影響,都是寶貴的資產。期待未來有更多創作者能從胡金銓導演的作品中汲取靈感,持續將華語電影發揚光大,讓華語電影的光芒繼續在國際影壇發光發熱。
胡金銓Kinghu小行星,編號600867,2007年7月21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林啟生及美國馬里蘭大學葉泉志博士共同發現,大小約2.4公里。胡金銓小行星繞行太陽一圈4.81年(軌道週期),離太陽最近時(近日點)為3.20億公里,最遠時(遠日點)為5.35億公里。
 |
國立中央大學主任秘書李宇翔表示,小行星的命名,象徵著他的精神如星光般永恆照耀。(中央大學提供) |
中央大學從2006年開始的鹿林巡天計畫,不但曾發現臺灣史上的第1顆彗星,同時也發現了800多顆小行星,使臺灣成為亞洲發現小行星最活躍的地方之一。卓越的天文研究成果,充份展現臺灣人以小搏大、努力不懈的精神,期許透過小行星的命名與頒贈,看見臺灣更多可貴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