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永續方案夭折 遠洋漁業前途堪慮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2/3/31 下午 05:43:09 / 生態環保
決定全球七成鮪魚是否能夠永續發展的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 WCPFC)年會,已於關島時間3月30日結束,受到部分遠洋漁業會員消極反對,已於2008關閉的部分袋狀公海將於下周重新開放、禁用人工集魚器仍為3個月,瀕危鮪魚捕撈量未減少。
 |
綠色和平資深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中)說明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結果保育措施嚴重退步。(綠色和平提供) |
以觀察員身份參與關島會議的綠色和平資深海洋專案主任高于棻,對會議結果保育措施嚴重退步,難以解決資源崩潰危機感到遺憾。
高于棻表示,部分與會會員以短期經濟利益為考量,造成此次會議保育措施嚴重退步,等於為此區的漁業資源敲響了喪鐘。而身為該區漁船數量最多的會員,台灣漁業署應積極思考並引導大會支持永續方案,而非被動等待大會決定。
代表臺灣出席的漁業署,在此次會議中對永續方案維持過去3年既有措施,包括部分公海關閉、以及禁用人工集魚器3個月。對此,高于棻指出,過度捕魚問題需要有一套宏觀並基於預警原則的永續方案。行政院於2005年所頒布的海洋事務政策發展規劃方案中,要求農委會以永續經營海洋資源以及推動永續海洋漁業為前提進行政策研擬。
綠色和平呼籲農委會應與漁業署發展具體永續政策,解決過漁問題。目前在台灣進行「疼惜海洋‧希望臺灣」之旅的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去年在太平洋發現袋狀公海的不法行為仍猖獗,此次會議未能將袋狀公海全面設立成海洋保育區,除了無法規範非法漁業外,更可能使漁業行為集中轉往尚未關閉的公海,加速資源枯竭。
綠色和平是一個全球性的環保組織,致力於以實際行動推動積極的改變,保護地球環境與世界和平,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部,擁有超過280萬名支持者,為了維持公正性和獨立性,不接受任何政府、企業或政治團體的資助,只接受民眾和獨立基金的直接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