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啟動國際專業訓練計畫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5/7/10 下午 01:54:47 / 經史子集

 為強化臺灣博物館從業人員的國際視野與專業實力,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啟動「主題式國際博物館專業提升訓練計畫」,首年度聚焦「兒童建築教育及策展」主題,攜手法國波爾多建築中心(Arc en Rêve Centre d'Architecture)展開深度合作,並由社團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共同協力規劃執行。

2025國際博物館訓練計畫15位參與者合影。(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提供)
 本年度(114年)共遴選15名來自全臺各地的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從業人員,參與為期一週(114年6月30至7月6日)的密集訓練課程。參與人員機構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總會、淡水古蹟博物館、臺中市立美術館、財團法人長虹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等。課程內容涵蓋建築策展理論、兒童教育推動策略、空間美學導入與跨文化展覽交流,協助學員拓展國際視野、精進實務能力,並為臺灣博物館永續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波爾多建築中心長年推動面向不同年齡與身份群體的教育行動計畫,其核心使命之一,即為年輕世代建立理解建築與城市空間的起點。該中心認為,「認識建築」不僅是專業學習的開始,更是通往城市文化與公共參與的重要入口。

 在本次訓練課程中,學員將透過多樣化的體驗模組,深入探索建築與空間的創造邏輯。包括以木條等簡易材料親手組構空間結構,理解建築設計背後的基本邏輯與創造力;安排參訪現代與當代代表性建築,實地觀察結構與美學的關聯性,並與當地建築脈絡進行對話。

 此外,課程亦設計具思辨性的「建築法庭」角色扮演環節,學員需就同一座建築提出正反論述,捨棄主觀審美,聚焦於建築的社會性、功能性與文化價值,藉此培養其批判思維與公共溝通能力。

 波爾多建築中心的教育方法重視多元參與與實作體驗,透過「認識建築」為起點,啟發學員將建築視為文化理解與社會對話的媒介。此課程亦鼓勵館員反思如何在策展與教育中引入建築觀點,深化觀眾互動與文化詮釋。

 培訓期間,參與者將簡介所屬單位典藏或展覽特色,與合作機構進行交流。返國後亦將參與成果發表會,並撰寫訓練報告,作為未來知識傳承與推廣之基礎。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表示,期望透過本計畫協助國內博物館專業人員建立多元實踐經驗,深化與歐洲文化機構之連結,持續開展具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流合作。未來亦將辦理相關建築教育展覽與推廣活動,更多資訊請見基金會官網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25/7/10 下午 01:54:47
關鍵字:博物館,法國,波爾多建築中心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臺北藝術節9月登場 8檔好戲"超限動"
文化藝術 2025/7/9 下午 06:55: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臺北藝術節9月登場 8檔好戲"超限動"
文化藝術 2025/7/9 下午 06: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啟動國際專業訓練計畫
經史子集 2025/7/10 下午 01:54:47
重要"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辭世
回憶紀念 2025/7/8 下午 0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