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從露天歌棚到唱片行 臺北市立文獻館"請播A面第2首"開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5/8/1 下午 06:58:08 / 文化藝術

 《請播A面第2首—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即日起至10月19日在臺北市立文獻館樹心會館展出,邀請樂迷穿越黑膠、卡帶與CD的聲音記憶,重返臺北曾經的青春旋律與文化節奏,共感橫跨世代流行音樂與生活交織的臺灣感性。

《請播A面第2首—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以淡水河流意象,結合文獻與音樂物件呈現1950至90年代臺北流行音樂演變。(臺北市立文獻館提供)
 城市新民謠歌手-陳永龍、李德筠演唱<十八姑娘>中揭開序幕,用一首首歌曲帶領觀眾回到昔日西本願寺前樂團吟唱的光景。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分享看到文獻資料中A面第2首有許多非常經典的歌曲,聽到歌手演唱這些歌曲都讓人非常感動,彷彿返回心中青春的時代。臺北是美好的地方,就像欣賞《請播A面第2首》特展,讓人回到心中保留最美好的年代記憶,文化局也在萬華推廣紅包場、茶室文化,希望讓世代認識這些休閒文化,也創造資深前輩和長者回到年輕聽歌的美好回憶。

城市新民謠歌手陳永龍、李德筠開場演唱。(臺北市立文獻館提供)
 策展顧問陳秀男分享製作唱片得費心計算A、B面歌曲時間相當、不能空白的趣事,更提及唱片A面第2首歌往往不是專輯主打,但可能是唱片公司力推或是你我心中重複回播的那一首。策展顧問黃裕元也提及近年唱片資料的整飭建檔與研究,透過文獻看見流行音樂風景不限於舞臺上,也是聽眾與音樂共振的風景。

展場再現1950年代露天歌棚場景,體驗喝茶聽音樂的日常。(臺北市立文獻館提供)
 臺北市立文獻館館長鄧文宗表示,文獻館致力推廣台北城市的記憶,音樂是其中的一環,也最具感染力,《請播A面第2首》以1950至1990年代的流行音樂為經緯,從淡水河畔的露天歌棚、西本願寺排練的樂團,到西洋音樂盛行與民歌運動興起,一路到歌廳秀的夜生活與唱片產業的黃金年代,呈現流行音樂風潮在臺北的演變與經典印象。本次展覽透過豐富的文獻史料,將展場化身為9首主題樂章,復刻3大音樂場景,呈現流行音樂發展軌跡。觀眾可近距離欣賞黑膠、黑膠唱機、卡帶、卡帶座機、CD、歌本、海報與秀場服飾等珍貴展件,一次聽足半世紀的城市之歌,喚起打開唱盤和收音機、逛唱片行、追星聽團和人手隨身聽的記憶風景。展覽現場更有驚喜彩蛋——邀請在臺北經營十年的「沒有新歌的唱片行」,為本展量身打造快閃版唱片行,店內擺滿黑膠、卡帶、選輯等,邀請觀眾重溫在唱片行裡挖寶的儀式感。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25/8/1 下午 06:58:08
關鍵字:流行音樂,民謠歌手,蔡詩萍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懸缺25個月 中教大教授顏名宏接任高美館館長
文化藝術 2025/8/1 下午 07: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