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非形之形"展現台灣抽象藝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2/7/5 下午 09:24:12 / 文化藝術
台北市立美術館今日推出「非形之形→台灣抽象藝術」展,以台灣藝術自1960年代以來逐漸形成抽象體系的發展為主題進行探索,藉展覽的呈現、專家賞析、演講以及與藝術家對談等活動安排,引導觀眾感受各世代台灣抽象藝術家的獨特作品風貌、並進一步認識抽象藝術的組構元素及觀念思維。
|
「非形之形→台灣抽象藝術」展蒞場藝術家合照。(歸鴻亭攝影) |
北美館策展人劉永仁表示,抽象藝術是一項畫時代的視覺衝擊與突破。藝術家打破主題寫實再現的規範,顛覆藝術必須具有可辨識形象的藩籬。將藝術最基本的點、線、色彩、肌理等要素,進行解構再組合,並賦予人文涵養經驗。
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主要分為感性抒情抽象與理性抽象,展覽命名「非形之形」,意旨非自然形象的理念,強調造形在生命裡往往不安定游移,它處於不斷地流轉、變異,潛藏於試煉的迷宮中,尤其在藝術家的心智空間都有新詮釋的可能性。非形之形的誕生,不僅是生命理念的傳達意象,更是觸及直覺、想像、記憶、物質、時間、空間等多元課題。策展人提出「自動書寫之超現實抽象」、「抽象表現與抒情詩意」、「自然生態之形色語言」、「繪畫拼貼之材質辯證」、「幾何造形構成理性抽象」、「雕塑意念與構築空間」、「抽象語境與空間場域精神」等7項觀看面向以詮釋參展作品充滿張力、展現自由豐富的視覺形象,以及非形之形的精神性。
這次展出涵蓋台灣各個世代抽象藝術家的繪畫與雕塑,從最早的李仲生到最年輕的吳東龍,涵括有感性抽象繪畫傾向的蕭勤、江賢二、楊識宏、黃銘哲、葉竹盛、賴純純、薛保瑕等。以及具有理性繪畫傾向的林壽宇、朱為白、廖修平、李錫奇、莊普、曲德義等。再加上李再鈐、黎志文等人的抽象雕塑。共呈現30餘位台灣藝術家、68組件創作。將展至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