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肺癌轉移研究新發現 絕症可望變成慢性病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09/5/27 下午 03:34:00 / 醫療保健
國科會發表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對肺癌轉移機制研究新發現,證實癌細胞可經由P53-MDM2-Slug路徑調控侵襲轉移能力,新藥估5年後可臨床使用。
這個台大、成大、國防醫學院及中央研究院共組的研究團隊,獲衛生署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的「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支援,對肺癌轉移機制進行研究,並獲致新發現,已登上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
研究團隊領先全球首度找到藉由控制人體的抑癌基因p53,影響癌細胞轉移的新機制,這個嶄新的發現,有助於提高預測癌細胞轉移的準確率,替預防並治療人類癌症開啟一個全新的方向,未來對於肺癌、乳癌等惡性腫瘤,或許可以在藥物控制下,有機會變成慢性病。
這項研究成果得到國際高度矚目,是經過長達四年,透過79名肺癌病人的研究,才揭開人體內抑癌基因p53影響癌細胞侵襲、轉移的新機制,研究發現它與人類一半的癌症有關,會改變一種叫做Slug蛋白質的穩定性,當p53正常的時候,會讓這個蛋白質不穩定,癌細胞就不容易侵襲跟轉移;相反的一旦p53出現突變,會讓Slug穩定,細胞內因此累積過多的slug蛋白質,會促進癌細胞侵襲和轉移,讓患者存活期也跟著縮短。
這項新發現極可能是肺癌化及轉移的主要機制,並且也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標的,未來該研究團隊將會以此發現為根基,致力於肺癌病人的治療及新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