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環境教育 臺灣科教館"聽水的故事"特展將登場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3/1/10 下午 02:31:36 / 天文地理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文明的起源也和水循環的奧妙息息相關,距離臺北市市中心不到1小時車程的關渡溼地,除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外,其海岸溼地更像海綿一樣,能發揮緩衝作用,減少災害的程度。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將自本月15日起舉辦「聽水的故事-水的科學、文明與未來」特展,希望透過館內豐富的資源,提供深具教育啟發意義且寓教於樂之管道,作為環境教育與自然科課程的重要展示,並作為全國中小學教師的研習場所。
該館表示,這次的特展將以水的科學、文明與未來為主軸,介紹「水」奧妙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在文明發展中,人類為了適應環境所發展出的不同取水、儲水與用水的方法,進而在人類領悟到水資源極其有限的當下,發展出更為有效的管理水資源的策略,並運用攝影、繪畫以及音樂等等方式,傳達出對水資源的關懷。
在展覽主軸中,也安排了一系列關於人與水的有趣故事,包含科學家研究水的組成和水循環的故事;西方與中國發明家為引水及運用水力而發明阿基米德水車及龍骨水車;利用霧水凝結而取水的捕霧網等故事,透過這些故事一窺科學家對研究的執著、發明家的熱忱以及非營利組織對缺水地區的關懷,藉以激發對水資源、對人類生活環境的關懷之情。展場中亦展示來自圖畫書俱樂部的插畫家以水為主題的創作,以及中小學生們以畫筆表達對水的想法。
另外,全球知名的法國空拍攝影師楊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所創立的「美好家園基金會」(Good Planet Foundation)也提供19幅以水為主題的作品,以影像傳達對水資源議題的關心。
「聽水的故事-水的科學、文明與未來」特展展期將開放至5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