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 藝術與商業需融合處理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報導
2013/1/16 下午 05:48:17 / 文化藝術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共同辦理的「201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從藝文與企業領域兩個面向探討「永續經營」、「創新營運模式」、「文化與社會影響力的實踐」。
|
藝文社會企業論壇座談人合影,右起聯合報系副社長羅國俊、政大講座教授吳靜吉、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政大校長吳思華與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
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在論壇中提出「六面向價值總帳論」,他表示,各項價值都須交換,才能建立平衡而全方位的社會價值新系統,藝文界創造出的無形價值,若無法交換實際的回饋,就沒有市場價值,唯有建立能營利的模式回饋社會,所有共創價值者才能交流。
施振榮接著與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聯合報系副社長羅國俊、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政治大學教授吳靜吉共同就「文化力與社會創新」進行座談;陳郁秀指出,社會企業要能夠發展,政府、企業、藝術團體、和觀聽眾四者,都需要從觀念上進行翻轉;陳郁秀並呼應,藝術界不要排斥商業行為、要改變「不屑銅臭」的觀念;政府也應強化投資概念,與產業界合作,從政府、企業、藝術家到觀眾的觀念都需要改變。
吳靜吉認為,文化力需與我們的生活和環境融合在一起,才能與社會創新接軌;吳思華從企業管理重視的目標、執行方式、產出、與結果分配四個面向,來探討發展社會企業時應有的認知。
|
自左至右為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執行長胡立台、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與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
施振榮則進一步提出目前台灣的三大文化瓶頸是價值半盲文化、資源齊頭文化、行政防弊文化,唯有勇於突破瓶頸,才有改變的可能。
論壇下午特別邀請了台灣6個具社會企業精神的藝文組織,分享營運經驗,探究藝文領域中可能的社會企業模式,期許於公部門(補助)與私部門(贊助)的途徑之中,尋求開展文化藝術資源生生不息、永續經營的王道。這6個案例分別是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紙風車文教基金會、CNEX基金會、鳳甲美術館、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及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