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 15天南北劇團大拼台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3/6/6 下午 04:10:12 / 文化藝術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承辦的「臺北市102年歌仔戲觀摩匯演」活動,6月7日至14日於臺北保安宮,15日至21日移師臺北艋舺公園,每晚7時開連續15天歌仔戲輪番上演。
 |
陳美雲歌劇團演出《大金橋》。(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提供) |
文化局表示,相較於往年,今年的歌仔戲觀摩匯演具有3項特色。首先是選在臺北市早期的「戲窟」大同區(保安宮)、萬華區(艋舺公園)進行匯演,別具歷史意義;其次除臺北在地的團隊外,並邀請明華園黃字、天字、春美、秀琴等4個歌仔戲團共襄盛舉,領銜擔綱的郭春美(春美)、張秀琴(秀琴)及陳昭香(明華園天字),同為「南臺灣四大小生」之列,不僅增添匯演的可看性,也提供南北兩地劇團觀摩交流的機會。
此外,今年有兩支生力軍加入匯演陣容,展現傳統戲曲的活力,包括甫於101年成立的聖蓮歌劇團;以及社教館為傳承歌仔戲文化,培養青年戲曲人才,公開招考18歲至35歲青年,於100年9月成立的附設青年歌仔戲團。
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的前身,可追溯到臺灣早期舉辦的「臺灣省地方戲曲比賽」,精省停辦後,唯臺北市保有這項傳統,目前歌仔戲、掌中戲兩劇種仍維持舉辦大型匯演活動。社教館自91年起舉辦歌仔戲觀摩匯演,原為兩年舉辦一次、採比賽制,自98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並於隔年起廢除比賽制,改採藝術節型態,獲得各界熱烈迴響,每場演出平均吸引約1,200名觀眾。
 |
新國聲歌劇團演出《雪沉冤》。(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提供) |
今年歌仔戲觀摩匯演除北上參與的明華園黃字、天字、春美、秀琴,以及聖蓮、社教館附設青年歌仔戲團兩支新團隊外,並匯集在地老字號的宏聲、一心、水錦、飛鳳儀、鴻明、蘇恩嬅、新明光、新國聲、陳美雲等,共計15組優秀歌仔戲團同台競技。各團紛紛推出拿手好戲,包括古路戲、新編戲及由民戲(廟口戲、外台戲)改編的劇碼。
今年歌仔戲觀摩匯演並特別推出集點活動,民眾可持匯演活動的摺頁DM,觀賞演出時至現場服務台集點蓋章,集滿10點即可兌換「大稻埕戲苑2013雙週年慶節目特輯」1冊,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臺北市102年歌仔戲觀摩匯演」活動訊息洽(02)2556-9101或至社教館網站
「藝文訊息─戲曲推廣」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