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新技術 潛力股的微生物除草資材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3/9/23 下午 05:16:02 / 生態環保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開發的炭疽病原菌之孢子型製劑,為高度專一性真菌製劑,可有效防除平原菟絲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並已技轉給生技廠商,將以批次量產方式生產,達全面防治之功效。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費雯綺表示,農作物栽培過程中,雜草的競爭常危害作物生產,甚至造成嚴重的作物產質損失。自從化學除草劑開發以來,由於快速經濟及具廣效的特性,為目前最主要的除草方式。然而隨著環保呼聲提升,長期及大量使用化學除草劑的藥劑殘留、土表裸露、人畜安全及抗藥性等問題,已引起全球關注,為了保護環境和農業的永續發展,利用生物資材發展生物除草劑(Bioherbicides) ,日漸受到重視。
費雯綺說,生物除草劑(Bioherbicides)主要利用植物、微生物等活體,或其他具除草活性的次生代謝產物研發。有別於化學藥劑,生物除草劑不僅資源豐富、環境相容性佳、易生物降解、殘留少、毒性較低,甚至可發展新穎的化學物質及除草機制。藥毒所多年來長期探討臺灣雜草的生理、生態習性,配合正確用藥、適時割草等不同的雜草管理方式,著力於生物除草劑的開發,近年針對臺灣低海拔地區的「植物殺手」-平原菟絲子,成功開發出一種真菌製劑。
平原菟絲子為寄生性植物,常攀緣於植物莖葉上,造成整株植物的枯萎及死亡,寄主植物種類多達200種以上,市售的萌後除草劑多為非選擇性藥劑,雖可有效防除菟絲子,但也同時造成寄主植物的藥害。藥毒所表示,此真菌製劑具高度專一性,不會造成寄主的傷害,而且配合適當保濕助劑,更可有效防治平原菟絲子,研發成果不僅協助北、中多個縣市,防除安全島植栽及行道樹上纏繞的平原菟絲子,並已技轉給屏東生技園區廠商,未來將協助以批次量產方式供應,落實於產業上的應用。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表示,目前藥毒所研發中的微生物除草資材分為兩種類型,一為針對難防除雜草的專一性真菌製劑,包括攀緣性的小花蔓澤蘭、抗多種除草劑的牛筋草、頑強的多年生香附子等;另一類型為廣效性或選擇性除草的微生物發酵液。未來期望可降低慣行農法使用劇毒化學藥劑的用量及有機栽培農地的雜草防治,亦可延伸應用於居家、學校及公園等綠地的雜草管理,降低毒化物的危害風險,維護居家及活動範圍的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