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紀武術新書"十路彈腿" 揭開雲門舞蹈奧秘
新網記者吳培婷台北報導
2013/9/26 下午 07:49:05 / 經史子集
雲門舞集名作《行草》舞者沉穩身體悠然舒展,《水月》踩著水跳舞,《屋漏痕》在傾斜的舞台上起舞,皆源於武術基礎。曾入選全美10大武術高手的徐紀,今日發表新書《十路彈腿》,以平實文字搭配連續動作分解圖,讓更多人認識武術。雲門舞集舞者也到場示範舞段,揭開身體改變的來源。
徐紀畢業於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高中隨父親學彈腿,展開武術生涯的開端,之後,他也專研於各家武術,包括形意拳、劈掛掌、八卦掌等。徐紀表示,彈腿好比武術界的文法,以學英文來說,若不學文法,還能應付日常對話,但卻無法深入詩、小說、戲劇等境界,彈腿則是各家武術的基本入門。
13年前,徐紀開始教雲門彈腿、內家拳,奠定雲門豐富的東方特色。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說,兩位教雲門中國功夫的老師,熊衛的太極導引著重氣,徐紀的功夫則著重骨,兩者都對雲門影響深遠,若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那也是踩在巨人肩膀上所完成的,那巨人就是武術。
林懷民指出,學習武術的重點,不是腿踢得多快、多高,而是專注武術的那種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格與氣質的變化,不論是舞者或雲門舞蹈教室的學生,學了武術後,都變得非常專注,眼睛好澄澈。
雲門的資深舞者周章佞也說,像武術基本的站樁訓練,其實就是不斷加強舞者的下盤力量以及腦中「生根的意念」。此外,出一拳就需要連動全身力量的訓練,也讓舞者領略單一動作的豐富內涵,並不只是手帶拳頭揮出去,而是從腳步的紮穩,再到腿、骨盆的力量轉動,一路傳遞到腰、臂的動能,最後才是出拳。
徐紀認為,武術就像農業,他是老農,在雲門舞蹈教室教授武術的老師是小農;他們一起沾滿兩腿的泥、滿手弄髒,不論晴天雨天,都面向大地、背朝天,希望能耕耘出一些東西。
本身不懂舞蹈的徐紀,見到雲門能將武術轉化為舞蹈藝術,他坦言,感覺很好,是東方身體哲學某種程度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