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台灣"音樂劇 蔣勳魅力首度舞台展現
新網記者吳培婷台北報導
2013/10/9 下午 08:23:17 / 文化藝術
台灣首度將文學作品搬上音樂劇舞台的《少年台灣》,改編自作家蔣勳的同名著作《少年台灣》,摘錄書中10則故事,透過歌隊概念結合讀劇的敘事、音樂會的分章,希望將蔣勳的美學、文學與哲學理念昇華成音樂表演,深入觀眾靈魂。
|
改編自作家蔣勳的同名著作的《少年台灣》音樂劇。(全民大影視提供) |
蔣勳於2012年出版《少年台灣》一書,紀錄遊歷台灣各地的所見所感,包括南投集集、台北大龍峒、馬祖芹壁、澎湖望安、雲林古坑、台南白河等27個場景。音樂劇則敘述一位作家拜訪畫家,藉由畫家訴說他過去在不同城市發生的故事,帶出書中10個場景,包括台東龍坑、彰化鹿港、台北大龍峒、九份與南投集集等。
藝術總監兼編劇的楊忠衡表示,將文學改編成表演藝術一直是他的夢想,他認為文學經過提煉昇華為表演藝術,會激發更多靈感和不同的風貌。
然而,如何將抽象文字轉化為具體的藝術表演,並完整呈現跨時空與跨地域的情節安排,考驗導演、編劇及製作團隊的功力。此外,原著並沒有強烈的戲劇情節,多是對於各地氛圍、味道和感觸的描述,因此這次音樂劇改編是項挑戰。
導演符宏征坦言,蔣勳其人與其文給讀者的既定印象,強烈個人魅力與質感,自在自如的優雅,冷靜的詩意,是很難具象呈現在舞台上的。
為此,符宏征不採用一般線性說故事的手法,呼應原著篇章式結構,採用一個樂章接續一個樂章的手法,而在讀劇時,則重視聲音表現;並且回歸小劇場的本質,用最精簡的樂器組合,包括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等,以及演員們歌唱、朗誦和簡單的肢體與意象式投影,試圖以聲音為主角,構築出屬於蔣勳文字的味道。
《少年台灣》音樂劇於10月10日至10月20日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的南海劇場演出。13日晚場,蔣勳也將親自到場為觀眾做演出前的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