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農改場引進新興保健中藥草北沙參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3/12/9 下午 01:38:42 / 花木園藝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保健作物北沙參之種原,並建立北沙參的繁殖栽培體系及觀察試驗,發現北沙參在東部地區適應性良好,根部品質佳,將輔導農民種植,並可開發多樣化保健產品,推動臺灣中草藥產業發展。
|
北沙參植株結果生長情形。(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特作與加工研究室副研究員張同吳表示,北沙參為繖形科植物,別名銀條參、白沙參等,利用部位為根部,最早記載於《本草匯言》,其性味甘、苦,微寒,無毒。主治肺虛咳嗽,咯痰不爽,咽乾,喉痛,虛熱燥咳。在傳統利用上有清肺火,養肺陰,除虛熱,鎮咳祛痰,滋補之功效。根和全草含揮發油,根並含有補骨脂素、歐前胡素、異歐前胡素、生物鹼和澱粉等成分。在日常生活中常和黃耆、黨參、枸杞及西洋參等食材作為養生藥膳,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張同吳說,北沙參性喜溫暖濕潤環境,以排水良好及富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最佳;忌連作。北沙參利用種子繁殖,在濕潤和低溫條件下發芽情況較佳,並以當年新鮮採種之種子發芽率較高。種植方式有種子直播或育苗移植,種植適期為每年3至4月,採用種子直播者,於整地作畦完成後將種子直播於畦上,覆土深度約2到3公分;採移植種植者,將種子播種於育苗盤,約2至3週開始發芽,待長出3-4片本葉時,即可移植田間定植。種植行株距為100×30公分。
北沙參一般收穫適期於11-12月份,植株葉片開始枯黃時可以收穫根部,清水洗淨新鮮根部的泥沙雜質及除去根皮後,於40℃的烘箱中乾燥完全,並以真空包裝儲藏於4℃之冷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