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net Newsletter NetTelevision Padcasting Android iPhone IndexPage newnet WebMail Blog CyberMall map of Newnet site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現在時間
近3月目錄總目錄
略過巡覽連結
人物
[更多人物]
臺大醫院研發基因檢測套組 跨科團隊治療難治性甲狀腺癌
藝評
[更多藝評]
"密室三舞作"似舞非舞 給現代舞蹈創作者上一堂課
書介
[更多書介]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談"從文化到文創" 出書闡述必須迎向數位佈局全球
影視
[更多影視]
"我的完美日常"役所廣司以公廁清潔職人呈現日常詩意
議題
[更多議題]
文化預算破天荒被大量刪除凍結事件的省思
新知
[更多新知]
年底出現"行星巡遊" 7大行星齊聚地球夜空
旅遊
[更多旅遊]
現代文創園區vs清皇太極昭陵 有效經營管理能夠獲利生存值得考察-瀋陽行之七
閱讀更多魏筠軒文章 目前總共有 26則文章
[新網新聞網總目錄列表]

[新網專題列表] [新網新聞列表] [新網影音列表] [新網點播列表] [新網時漫列表]
頻道分類發稿日期專題標題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2/1/22 下午 07:32:18"2022大地情緣-羅振賢水墨創作展"悠遊當代山水新境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2/1/14 下午 10:41:28"療癒異想新世界" 熊妤創作個展將於彰化縣立美術館展出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2/1/11 下午 07:32:32"試一下,更好"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3月啟動試營運8月正式開幕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2/1/11 下午 06:12:13臺灣青年陶藝獎今頒獎 展現青年工藝當代創作新能量
影視娛樂電影世界2022/1/5 下午 09:55:52"沒有人該成為孤島"紀錄片今首映 聚焦隔離飯店防疫戰線艱苦一面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23 下午 08:10:12唐美雲歌仔戲團25週年 "2021天鵝宴"4大明星齊聚再續前緣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23 下午 06:05:06曉劇場15週年推出"宮部美幸怪談-之間" 探索鬼怪背後描寫人的執念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22 下午 06:32:50"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國美館讓光影打造魔力舞台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11 下午 07:18:58"融古開今" 施春茂80書藝創作展示抒發書法藝術形質之美營造可遊可讀新境界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9 下午 08:11:45國美館建構臺灣藝術史永續工程 110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9 下午 06:19:19樂無界教育計畫 呂紹嘉大師班紀錄片首映音樂會明年國家音樂廳隆重呈現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2/2 下午 07:33:46"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5輯出版 雷驤張武俊何經泰入列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1/20 下午 10:48:48提供新銳藝術家創作借鏡 曾長生談"從現代到後現代的創作之路"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1/17 下午 08:20:30袁金塔指導執柔雅集 今於藝坊文化空間聯展38幅作品
捐贈贊助經史子集2021/11/12 下午 06:08:10國父紀念館紀念國父誕辰156週年系列活動啟動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1/6 下午 07:55:51台灣旅英原住民藝術家優席夫返國舉辦"南島藝術美展"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0/31 下午 04:16:18"台灣現代八八藝術新銳聯展"第1階段結束第2階段即日起徵選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10/16 下午 10:49:59首波現代藝術新銳開展 藝坊文化空間將著力培育新輩藝壇菁英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9/16 下午 07:58:11劉鳳學楊秀卿獲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 蘇貞昌親授獎章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9/16 下午 06:54:50歌劇布袋戲交響樂一鍋炒 台北愛樂歌劇坊打造線上線下同步體驗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9/15 下午 07:12:12北市國新樂季節目排定 8系列59場節目以音樂正能量聲動臺北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9/2 下午 07:11:09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敘事中的風景"展覽今開幕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9/1 下午 08:18:29李永得親訪尊重藝術家 台灣前輩雕塑家蒲添生創作大中小吳稚暉雕像小故事
影視娛樂電影世界2021/9/1 下午 07:00:30"2021台灣海洋文化影展"由"平安龜"揭開序幕 向海洋致敬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8/26 下午 07:18:12疫情解除3級後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7-我是一片雲"恢復演出
捐贈贊助文化藝術2021/8/25 下午 07:34:34臺博館復甦傳統文化推出"布袋戲風物"百年戲偶展

 在現今的媒體生態環境中,商業掛帥的新聞媒體不斷出現,強烈的政治對抗,充滿不分是非的意識形態,而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更造成腥羶色、八卦、業配與製造新聞的偏差模式,佔滿主流媒體的版面與時段,把台灣的新聞環境搞得烏煙瘴氣。
 近日發生壹傳媒併購案的事件,引起國內外各界的關注,台灣的新聞自由、多元、公平、客觀的價值是否會倒退十年或二十年,是大家最關心的重點。為維護上述的新聞價值,大專院校的學生團結起來發起反媒體壟斷學運,文人、學者、教授、導演等人士也紛紛聲援,顯示出台灣人民對於新聞自由價值的重視。
 就算台灣的主流媒體已經被如此詬病,拜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與應用的普遍,新聞媒體已經成為「人人時代」的行動機會,許多有識之士願意投身成為新聞志工,個別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匯聚起來足以影響社會趨勢。
 為不讓商業掛帥的媒體、有著政治色彩的媒體佔據台灣整個新聞傳播管道,清流媒體的力量就必須凸顯出來,更必須讓大家知道它的存在,現今社會仍有不少擁有正義感,願意為真理挺身、有志於公共議題、為弱勢族群發聲的中堅份子,隱身於目前艱困的大環境中;因此《新網新聞網》計畫團結台灣追求新聞價值的民眾,將他們培育成清流新聞志工記者,從這些志工記者當中再篩選出各地區重要的意見領袖,由他們來帶領和團結該區的新聞志工,深化新聞客觀、公平、公正、多元的正向價值。  若是認同這份清流媒體的理想,願意參與《新網新聞網》媒體志工培訓計劃,請與我們連絡
關於本站 網站導覽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廣告刊登 友情贊助 志工招募 合作提案 連絡我們 後台管理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新聞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LINE ID:newnetnews
版權所有 1998-2025新網© ※本站為安全網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及其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