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新網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新藝廊首檔「臺灣當代66名家聯展」特刊內容
新藝廊首檔「臺灣當代66名家聯展」網頁內容


祝福我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兄弟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念台兄是一位正向思考者、是理想主義者、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已故畫家席德進1979年替麻念台以素描造像,原畫仍存,取自麻念台1981年大大出版社出版《環島訪遊三十日》扉頁
 這位正向思考者的念台兄,任何事情他都認為只要努力、盡了心力就一定會成功。因此對於想作的事他都會全力以赴,就算是被別人利用了他也從不認為如斯,因為所有的人都一定和他一樣善良、和他一樣的會盡心盡力的一起把事情做好。
 這個理想主義者的念台兄,堅持他作為一個媒體人的理想,就是將事實作公平公正的報導,並且總以忠恕之心面對他所採訪的對象,忠於自己作為媒體人的良知,以同理心的恕道為對方設想。於是在他的報導裡沒有腥煽、沒有故意斷章取義的惡整,也因此他結交了許多願意推心置腹的朋友,特別是在文化藝術界,雖然大多並非是物質上的富裕者,但卻都是心靈上的共享者。
 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的念台兄,執著於理想,為了理想的實踐他總是樂觀到義無反顧。他眼下的理想是成立一個結合當代網路媒體,並且為文化界提供彼此可以交流和展出的空間,希望藉著這個地方,一方面能夠作更多的文化傳播和報導,讓更多閱聽者可以看到社會的光明面,從而對人性的善良產生信心;另一方面讓藝術家的創作能夠有更深入的展現,使得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可以在藝術的薰染之下,遠離心靈的黑暗面,拋下自已的假面具,更真誠的面對自己,也能更正向的對待人生和社會。他永遠樂觀的認為人性人心永遠是善良的、永遠是光明的,只要有人幫他點燃那盞燈。
 媒體人、文化人、藝術家都是點燈人,並且人人都會願意作點燈人。念台兄無可救藥的樂觀源自於此一信念,也為此他日子過得像個苦行僧,為堅持文化媒體的創建與維持賣掉房子車子,騎車跑新聞甘之如飴,辦畫展取送藝術家的作品,為了保護作品還曾車禍摔斷了手,豪無怨懟;房租到期了,去工地打零工、也絕口不向任何朋友借個一文錢。
 這位苦行僧現在得到一些文化界的援手,這些沒有具名的文化界朋友是在協助他,也更是希望藉著念台兄的正向思考、理想主義和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為我們的社會找回人性善良的初心,為大家也為自己點燃那盞溫潤的燈火。祝福念台兄成功,也祝福我們文化界能有一個彼此心靈相契、共同為理想付出的小天地。
藝術文化使生活更加美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

 與念台兄的緣分可以從三十多年前說起,記得當時剛從維也納回國,而念台兄就已是個非常活躍的記者。長久以來,在藝文領域各大活動、記者會現場,幾乎都能看見念台兄認真採訪的身影,並且相當積極的準備資料、書寫報導與文章。
 而現在,不僅只是提筆書寫文章,念台兄更發揮自身的人脈、能力與經驗,先成立《新網新聞網》,又建立《藝坊文化空間》,報導文章、規劃展覽、編輯特刊,透過各種方式,將自己所熱愛的藝術文化,分享給更多人所知道!
 念台兄始終用心與積極的精神,使我深感佩服,相信如此的熱情,能夠化為文字與力量,讓這個社會、讓更多的朋友能為之感染,因藝術文化使生活更加美好!

來自遠方的祝福
     美國紐約台北文化中心主任張惠君

 每次在藝文活動的現場,必定看見麻大哥,他永遠站在第一線採訪,為台灣藝文工作者的貢獻和身影,留下最好的報導與紀錄。麻大哥關心藝文,不只是克盡記者的天職,古道熱腸的個性串起藝術家間的互動,《新網新聞網》編織出藝文的新世界。他的行動總是照耀他人,不為私己,參與藝術跨度既廣且深,又具時間及歷史的縱軸,長期不曾間斷的毅力與耕耘,尤其令人尊敬。經過多年打下的基礎,《藝坊文化空間》就要開幕,氣象萬千,大展鴻圖。

為《藝坊文化空間》題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名譽教授、墨彩畫家江明賢

墨彩畫家江明賢為《藝坊文化空間》題字。
 資深記者麻念台兄一生堅守採訪藝術生崖,對文化界之支持與台灣美術發展之關注和貢獻功不可沒。
 兩岸開放後麻兄亦致力文化藝術交流,熱心投入出錢出力,從1994年臺灣福建互訪「臺灣海峽兩岸行」、2001年北京「新世紀臺灣水墨名家聯展」直到2017年安徽「臺灣十名家中國畫聯展」、2018年臺灣吉林互訪「臺灣畫家吉林聯展」,兩岸文化交流在他策劃下有來有往,交心搓藝互惠良多。
 欣聞麻兄將在台北成立《藝坊文化空間》,再次顯現他對文化界的熱誠與「一本初心」。謹祝順利圓滿!

我這九命怪貓的學生麻念台
     前中國現代水墨畫學會會長、中國文化藝術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李文漢

1995年4月20日接待福建藝文團體來台參訪,住宿當時的環亞飯店(現王朝大酒店),晚宴前李文漢(前排左一)陪同麻念台(前排左二)在酒店大門前合影。
 麻念台對我來說,一共有超過五十多年緣分,當時我在師大附中木聯分部(後來改制實踐國中)教書,一邊畫水墨一邊也收集古董;那一年我擔任三十七班導師(印象中蔣勳比他早兩三屆),知道他是第一名考進來,第一堂課就指定他當班長,就一當三年,直到他保送師大附中,就沒再見過他。再遇到竟是麻念台當了記者,跑的又竟是藝文線,來採訪我創辦的中國現代水墨畫學會,才繼續結緣。
 之後陸陸續續在許多採訪場合接觸,他對那些年台灣被稱為「文化沙漠」頗為感慨,曾和我聊過,希望多報導文藝界人物與事件來促進國內文化發展,其實麻念台不是畫畫的,卻能對美術界大小事如數家珍,看他辦國內第一個規模大到那時政府都辦不出來的「國際藝術營」,請來當時在巴黎不曾返台活動過的趙無極,各大媒體競相頭版報導,那個年代國家根本沒有補助機制,不是很有錢的麻念台靠自己卻賠累得幾乎傾家蕩產,感覺他太過理想浪漫,以為他就此會在文化界銷聲匿跡。
 沒想到,他又出現在這個圈子,兩岸一開放竟辦了極盛大的「台灣海峽兩岸行」文化交流活動,還邀請我參加前往福建十天,橫跨廈門、漳州、泉州、莆田到福州,同行記憶中就有目前文化界大老江明賢、莊靈、莊伯和等人,次年他再回邀福建文藝界人士來台,從北部九份、中部日月潭直到南部佛光山、墾丁也是十天,我也當半個主人陪同福建來的藝術家跑了好幾個地方,之後網路時代開始,麻念台竟在台北最繁華的忠孝東路四段開了有兩百多坪的公司,開辦全國第一家原生電子報,還搞要去那斯達克IPO,結果網路泡沫化,他應該又跌了一跤,我又以為我這學生會再度消失江湖。
 近幾年竟發現麻念台不知何時又像九命怪貓,他的電子報並沒有如其他大多數網路媒體陣亡,竟然只靠他自己不但復活,還辦得有聲有色,我雖然早已退休在家足不出戶,麻念台還是有空會來看看我,那種不似一般人汲汲營營於賺錢的個性我真的看了一輩子,他說我是他的老師他就永遠是我的學生,這次他又說要開一家複合式文創基地,裡面竟有一家畫廊,說要幫我辦回顧展,我其實比較想麻念台替我辦我收藏一生幾千件古董中挑出的精品收藏展,希望麻念台這次能在社會巨浪中,真正存活為文化多做點事,老師現在就只能這樣替你祝福了。

 (老師在幫我寫完這篇文字並繪完我期盼獲得的《百鶴圖》後不到一個月辭世,得年九十六歲,我將於適當時機替老師辦展,紀念展,紀念超過半世紀師生情緣。)

祝賀麻念台記者《藝坊文化空間》開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


 資深藝文記者麻念台先生年輕時為民歌採集運動的一員,與知名音樂家許常惠老師一同前往臺灣各原漢聚落,將臺灣珍貴的民族音樂保存下來,留予後人。他多年來深耕藝文新聞,創立之電子報「新網新聞網」以「乾淨清新」為核心精神,拒絕腥羶色、八卦與假新聞,懷著一腔熱情,專注分享藝文資訊。
 麻先生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也頗有淵源,不僅長年報導傳藝中心與轄下國家級表演團體─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臺灣國樂團的戲曲表演及活動,也兩度於本中心舉辦的 NCO《菁英爭揮—指揮新秀選拔》擔任媒體評審委員。「新網新聞網」今年邁入第22年,更加成長茁壯,從新媒體擴及為文創空間。恭喜《藝坊文化空間》開幕,祝福它能成為臺北重要的藝文展演空間之一,製作更多深度藝文訪談節目,作為藝文工作者與民眾之間的橋樑,讓更多人與藝術結緣。

為藝術狂狷-媒體文化人麻念台
     當代美術館館長袁金塔


 孔子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用來形容麻念台的為人處事與志業是最恰當不過了;狂者敢做敢為,大有作為,志向高遠,狷者清高自守,不同流合污,有所不為,二者皆真情也。他是我所知道的,充滿理想、陽光正向、知識淵博、熱心服務的媒體人,更是有風骨的文化人,為台灣文化藝術界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豐富了台灣文化資產。
 認識麻兄多年,他的《新網新聞網》於1998年底成立,至今已替文化界服務超過22年,當年是台灣第一家原生電子報,他不是企業家,更不是富二代,完全是靠自己有限收入,篳路藍縷,辛苦地堅持正向新聞價值至今,有口皆碑。
 現在,他秉持當年創立《新網新聞網》的精神,更上層樓,擴大服務面,新建150坪《藝坊文化空間》,同時也建置一個虛擬實境錄影棚及影音直播棚,提供研討、講座、說明會、記者會、藝文教學的多元據點。已有的數位媒體,加上新增的展覽空間,如虎添翼,台灣藝文界有福了。
 我最佩服的是他始終念念不忘的為那些缺錢、無資源、找不到展覽空間、得不到媒體報導的年輕藝文工作者,希望提供免費或平價服務空間,讓他們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做了不起的作育英才的工作,很快地,他的《藝坊文化空間》即將開張,我祝福他一切順利,心想事成,同時很高興與大家分享他的成功果實。

「大大國際藝術營」對文化界的深厚影響
     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

 不少舞蹈界的老朋友都曾提到過在1981年舉辦的「大大國際藝術營」對他們的深厚影響,在那次超級大手筆的活動中,不僅邀請了揚名國際的舞者原文秀首次來台任教,也同時邀請了像瑪麗•安東尼等耳聞已久的大師,為有幸參加的「幸運兒」們開啟了全新的視野。

1981年9月號《勝利之光》雜誌報導「大大國際藝術營」版面。
 當時還在美國唸研究所的我,只注意到舞蹈相關的訊息,渾然不知那其實是一個包括文學、音樂、美術、攝影、舞蹈與影視六大系列、超過40名藝術家共同參與的「破天荒」格局,更是在多年之後,才知道麻大哥正是促成此事的幕後大推手!
 即使時隔近四十年,即使我已為藝術行政工作盡「洪荒」之力,似乎仍然難以想像舉辦「大大藝術營」這樣規模的活動所要具備的勇氣與執行力!而麻大哥從那時起,對於推動藝文的心力始終如一,用情之深之廣,難有人與之匹敵。
 因此聽到麻大哥今年要將《新網新聞網》一舉躍升至《藝坊文化空間》的實體藝文空間,雖不免對在今年因疫情造成經營可能的困難有些擔心,但對於他猶如唐吉軻德般朝向夢想與理想的盛舉,並沒有覺得太意外,也期待在他的「揭竿起義」下,有更多人可以義無反顧的同為打造一個更有想像力的環境而盡心。
祝賀《藝坊文化空間》門庭若市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


 「麻念台」,原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隱約知道是一位超級資深媒體人,直至在國家交響樂團工作,才見識到念台兄對古典音樂、繪畫界的熟捻超出我的想像。
 因為工作,每週總是要跟念台兄見上一次面,他總是最認真、準時,離開臺灣數年重回職場的我還以為「念台很閒」(真是大大的誤會呀!)接觸多了才知道他的超級效率與人脈成正比!
 十多年來的互動,才真了解念台的效率是以一擋百,他的資源也是「以一元當百元」的用!這樣的媒體人,我沒見過,這樣克勤克儉的耕耘藝文的媒體人,我更沒見過!給你豎個大拇指、按讚!念台兄,祝你,老運連發、《藝坊文化空間》門庭若市!

謝謝麻大哥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台灣大學名譽教授王安祈


 跟著國光同仁稱您麻大哥,雖然您比我年輕。我喜歡這個稱呼,很親切,也可表達對您的敬意。
 我們原本不相識,而印象深刻的是,每次記者會麻大哥都最準時最認真,像個用功學生似的做筆記,會後還仔細追問探究,而後寫出長長一篇內容豐富、條理分明的文稿。筆調不僅是報導、敘述,更像是您聽演講的筆記和心得。這樣說很不好意思,像是把您當學生似的,其實您的視野遠比我寬廣,而我相信這和您參與每一場記者會都持深度學習的認真態度有直接關係。
 去年您找我做專訪,那時我正在治療癌症,您貼心的配合我的時間,關懷病情,而我最感動的還不止於此,我先提供的資料您竟在事前全部細心消化並思考。京劇不是流行通俗的娛樂,很難分辨出甚麼是傳統、哪部分是創新,而您能把我在陸光劇團、雅音小集和國光劇團不同的編劇風格以及不同的「時代感」做了深入理解,為這次的訪談做了清晰段落分配,揀選了適切醒目的圖片作為背景,使我在訪談時像是沿著創作軌跡走進時光隧道,勾抉出許多當時構思的所思所想,以自己為切入點回顧了一段臺灣京劇發展史。
 鼠年新春接到您的來信,非常驚訝,您竟然建立了一處150坪左右的文創基地,為文化界提供可以交流和展出的空間,更結合當代網路媒體,建置專業虛擬實境的錄影棚。這是多少藝文界朋友的理想,您是怎麼做到的?聽說您一生為文化奔波忙碌甚至還賣掉房子,熱情令人不敢想像。此事可以完成,必是以您長期踏實認真的投入為基礎。
 感謝您在鼠年新春帶來好消息,世界不平靜,唯藝術文化可洗滌心靈,《藝坊》讓我們悲憫淨化並萌生信念。感謝麻大哥。

我認識執著文化報導的念台
     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


 在藝文圈裡,難得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媒體工作者,念台兄和我相差一歲,大約四十多年前,從專業學術殿堂的政大新聞畢業,一直就是專業的媒體工作者。
 記得在學生期間,念台兄就已經在新聞圈服務,因為專跑藝文路線,和我當時立志在書法學習路上努力而為的時候,因年齡相仿,而經常和藝文圈記者碰面,由於當年媒體不多,專跑藝文線的記者亦少,很容易就很熟識。雖然記不清楚那些報導,但是相信一定也受到念台兄的照顧,在書法的發展路上寫了報導,一方面憶起往事,一方面得好好的謝謝念台兄。
 隨後念台兄離開服務的《大華晚報》,當年的記者朋友相繼各自東西發展,多年未見。之後卻漸漸看到念台兄出現在我所主辦的書法活動現場,或是相關的書畫藝術活動,進行拍攝採訪,原來他一直沒離開執著的藝術採訪和新聞發布的路子。但是已從文字記者的歷練進而與時俱進,創立了新興媒體,從《鳳凰網》到《新網新聞網》,憑著自己的專業、信念和超人的體力,不分晝夜地以獨立為主的進行藝術新聞傳播。
 現在的媒體是百花齊放的時代,任何人只要和媒體沾上邊就能稱作媒體人,很多人以為頂著這一光環,或許能抬高身價或是獲得好處,但是能以媒體的良心和專業來遂行媒體人該有的良知和做法的人真是少數。我的看法和許多和念台兄熟識的友人,應該相同的認為念台兄才是現在以藝術為範圍的專業媒體人,他秉持理念,不計營利,真心為藝術界發聲放影。
 《新網新聞網》不像財團為著某種目的而做的網路媒體,而是以服務和發揚臺灣藝術為目標的媒體,呈現出來的各條新聞報導,有內容和深度,完全以專業型態呈現。乍看之下,一定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團隊所製作而成,但卻不然,其實這是念台兄自己在專業的執著,從扛攝影器材、拍攝、採訪、寫稿、剪輯到完成,進入平台,根本是一個人獨立去做的。我相信他不是不能交給夥伴或工作人員去做,而是要求完美、要讓採訪的新聞能更有深度,而自己承擔下來,數十年來似乎沒改這一堅持,令人敬佩。
 最近看到念台兄,依然是活龍一條,幹勁十足毫不倦怠,又聽到他為著服務藝術界的朋友,和讓年輕工作者能有發表園地,竟在各方都覺困難的環境下,籌辦《藝坊文化空間》,雖然籌備期間正好碰上新冠肺炎的疫情期間,但是他還是低調地埋首進行。我去看了在長安東路二段的地址,交通位置甚佳,看著他一點一滴裝潢籌辦,也聽著他為著這一空間,要如何結合新網,擬定策劃的藝術發展工作。我似乎聽到的都是如何為藝術同好的服務和臺灣藝術的未來,卻沒有為營利而想做出的項目。
 這樣的念台兄已經幾十年不變,但是我相信一定有更多的藝術圈友好,願意一起來為他的理想共襄盛舉,只要大家齊心,《藝坊》的發展在望,臺灣的藝術空間一定更為美好。大家加油,一起念念臺灣的藝術發展。

祝福開幕順利成功
     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


 北市國每年都會針對樂季音樂會或年度重大活動召開記者會,並邀約媒體朋友前來採訪、報導,麻念台大哥每次接到邀約,總是爽朗答應並如期前來採訪及報導。

歐豪年為《新網新聞網》題字。
 近幾年麻大哥除了平面媒體報導外,也增加影音媒體管道的報導。在記者會現場,每每見到麻大哥邊筆記報導重點,還邊照相邊錄影,隔天便會在《新網新聞網》上見到他現場第一手的精彩報導。
 在當今媒體藝文新聞版面陸續萎縮的當下,由麻大哥主持的《新網新聞網》,仍持續不斷地對藝文界給予最熱血的支持與報導;更難得的是,這個網站從創立至今,一直以非營利模式報導藝術文化、觀光旅遊及人性關懷等相關內容為職志,可謂是媒體界的一股清流。
 今年春節期間,欣聞麻大哥創立了《藝坊文化空間》,提供藝文界一個文化創意的據點。在藝文界經營及票房陸續面臨寒冬之際,麻大哥卻大刀闊斧地成立文化據點,除對這樣的勇氣與文化熱誠給予肯定外,也預祝《藝坊文化空間》以文會友,高朋滿座。
楊興生麻念台相遇相識相知相惜
     資訊工程業者楊應龍


 相遇相識、相知相惜。

已故畫家楊興生1979年替麻念台以油畫造像,原畫佚失,取自麻念台1981年大大出版社出版《款步歐陸九十日》封底。紀念楊興生請見〈畫廊鼻祖楊興生遽逝 一生自在精彩畫出永遠風景〉
 兩人相遇相識,是我父親楊興生生前與麻叔叔友情寫照。而那幅青春盎然的麻叔叔的畫像,是家父在經營龍門畫廊時代,替麻叔叔畫的,現在看著這幅畫像彷彿當時時空依然永恆進行著。爸爸的畫筆沒有停過,而我看到麻叔叔朝氣的神彩,充滿勇氣與理想,似乎我也進入父親的眼中,感受到他提起畫筆描繪麻叔叔的剎那。
 只有歷經歲月,才能夠證明麻念台叔叔的深刻文字、身影、氣息與經歷,其中在藝術的領域,父親創作的繪畫和麻叔叔報導藝術的文字,都是兩人堅守的原則與理想,才能夠體會他們的相知相惜。
麻念台~懸命「零走轉」的藝界記者/驥者/偈者
     陳鄭港(藝文字耕農,專職樂團經理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


 麻念台是一位深受藝文圈裡眾家夥伴敬重與歡迎的資深記者,秉持中立精神客觀報導,廣泛涵蓋文化藝術、公益慈善與生態環保等公共議題;麻念台所創設的《新網新聞網》成為少數無腥羶色沾染的獨立媒體,在價值紛擾的時局裡與奠定成為吾人共睹與欽仰一股媒體清流。
 麻念台心田仁厚,潛心文藝,閱歷豐富,有所堅持。1970年代年即隨同許常惠老師等前輩音樂家,參與全臺走透透的民歌採集運動。麻念台以媒體工作者的身份跨界,滿腔熱血地提供自己分期付款剛到手的小汽車,義務權充翻山越嶺的田野調查隊駕駛,一起揹著沈重的錄音設備,上山下海採錄臺灣民間音樂,在沒有任何官方奧援的情況下,完成紀錄數百位歌者、數千首的原住民、福佬、客家歌謠。將近50年過後,這些歷史錄音成為珍貴的音樂史料,進一步成為世人音樂創作的養分,繼續發芽滋長。當時年輕鷹揚的麻念台,敞開車窗迎著四方灌入的山嵐海風,肯定沒有半絲半縷沽名釣譽的企圖與思量,一個緊握方向盤、默默奔馳在山巔水湄的藝文驥者,此舉卻讓他成為豐富臺灣音樂史冊的前行者。

民族音樂家許常惠採集民歌之旅後撰寫書籍內容。。
 麻念台自述幼時寒微、枵腹購藏黑膠唱片,一度自修和聲、對位等作曲理論,也熱衷學習鋼琴與小提琴演奏技巧,確實是從真心熱愛音樂、書畫為起點,長期浸淫、主動深掘,對藝文領域有著超乎於尋常的敏銳度,長年累積的報導與評論流露藝文專業的厚度,對於音樂圈的樂人、樂曲、樂器、樂聞如數家珍,熟稔樂壇人脈的關係網絡,藝文採訪的行程不單是職場生涯的奔波勞碌,也是人生事業與志業相和併軌的行旅。
 麻念台騎機車、趕公車、搭捷運,捨錦衣華服、棄金饌玉食,不改其樂笑稱:「自己是最富的窮人」,卻堅持專注、把事情做到極致,用生命在守護自己所看重的東西,一步一腳印踐履「一生懸命(いっしょけんめい)」的武士道精神。包辦新聞媒體事業中的採訪、編輯、評論、攝影、播報、特派員等等角色,「老驥伏櫪」活力十足,自騁驥騄于千里,然而卻筆風寬厚仁義,經常猶如修行者的贊歌、風頌與偈言,對於藝文界大小事務竭盡參與關懷之能事,「輔其折,廅其缺,其人暉且偈。」
 這就是我認識的麻大哥念台兄,出身於政大新聞系的他與政大民族系的我,一直以來就以學長學弟相稱、提攜照顧。在生命旅程與職場生涯中,感恩幸遇這般亦師亦友、懸命「零走轉」的藝界記者/驥者/偈者。

 (走轉=強調彈性自由、且戰且走,可以說是沒有堅定中心思想與目標
  零是我加上去的
  零走轉=堅守一方沒有離開過
  我把他解讀等同為「一生懸命」)

 紀念許常惠請見〈彈指32年 許常惠民族音樂採集大夢的回憶〉
藝聞界的正義使者—麻念台
     前北藝大美術學院院長林章湖

 緣份永遠不嫌遲,因為已經讓我真正結識這位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刻苦耐勞,堅持專業、熱誠與正義,最值得敬佩的《新網新聞網》的老記者—麻念台。「麻」姓在台灣很罕見,「念台」望文生義,是大陸來台第二代,為了紀念在台灣這塊土地生長於斯,永誌不忘的標誌。若論今天大家流行「愛台灣」的口號,其實,眼前這位「念台」兄的所作所為,真是名如其人,無時無刻心繫著台灣藝文發展的前途而喉舌,不啻是打從心底真正愛台灣的代表人物!
 原本已笑看炎涼、退隱江湖的我,自從結識了麻兄之後,再度發現當今台灣自由社會裏,這位老記者還如此賣力地為藝術界不斷發聲,而且凡是接觸過麻兄的人都會被他「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那股真情執著的正義而動容!
 幾年前,我曾參加他策劃的大陸滁州交流展覽活動,為了展覽畫作結束後的確實與安全,當場他不惜與對方據理力爭,讓我們親眼見識到他為人處事仗義耿直的一面,即使面紅耳赤,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眾人皆知,當今功利掛帥的現實環境裏,藝術經常被當作「文化花瓶」來點綴而已。藝術家默默奮鬥一輩子,通常難得媒體青睞,掌聲卑微,絕對比不上任何一則腥羶聳動的時事新聞的連日滿篇報導。這不禁令人慨歎,藝文新聞尚有存活的空間?

水墨畫家林章湖題詩贈麻念台原作,現掛於《藝坊文化空間》辦公室。
 近幾年,爆發了某網路公司藉著建國百年名義詐騙數百位藝術家的空前大新聞,搞得藝壇上人心惶惶。當百大藝術家們到法院申告時,麻兄同仇敵愾,義氣相挺,始終以凜然客觀的報導,揭發弊端訴諸媒體,大有一馬當先力挽狂瀾的態勢,讓每位按鈴提告的藝術家十分感激,點滴在心頭。百忙中也不忘關注此次受害者,加油打氣。
 最近,麻兄為了服務藝術界朋友而新設的《藝坊文化空間》孜孜籌備即將開幕。當此疫情未退,且經費拮据之下,仍不辭辛勞一人獨撐,不得不令人由衷敬佩,在獲得熱烈迴響之餘,同時也憂心他而後經營與景氣的問題。但他始終堅持理念,總以為推廣藝文的精神意義要大於實際的經濟效益,義無反顧。
 總之,這位正義使者的念台兄,藝術界的好朋友,這次自己成為新聞主角,鶴立獨行,站到第一線挺身來造福藝術家!再次教人按讚!最後,謹拈句並書以賀:
喉舌奔波常戴月,
春秋重義鶴中群。
熱灶文坊推藝術,
新知舊雨賀紛紛。
我眼中的麻念台
     水墨畫家洪根深

 我和麻念台兄認識已有幾十年了,好像是在台北的龍門畫廊展出時結緣,算一算也有四十年。

水墨畫家洪根深1980年替麻念台以水墨造像,原畫仍存,取自麻念台1981年大大出版社出版《環島訪遊三十日》封底。
 他一向那麼認真熱情,對台灣美術文化的報導與推動充滿熱忱;記得有一年他到高雄來專訪一些在地的藝術家,我騎著機車載著他上街,下鄉一一去尋訪前輩藝術家,參觀畫室並訪談創作經驗,一一把高雄的美術環境空間作了一個詳細的鋪陳與概述。
 然後我們一起到我的家鄉澎湖兩日,我仍然騎著機車帶念台兄跑遍全島許多景點,過跨海大橋看壯觀的玄武岩、馬公頂街先民聚居賴以飲水來源的四眼井,記得凌晨還跟著我的老丈人駕著小船出海只用一根魚線釣魚,滿載歸來馬上煮成鮮湯,現在回憶備感當年的情誼溫馨而深厚。
 我想這是七零年代時,台灣新聞界從事藝文記者的一種典範,我從他身上看到也學到了不少寶貴的氣質,以及敬業的精神。
 在那個年代,台灣的美術文化環境就是憑著滿腔的熱情打拼出來的美景,才有今天的宏圖,所以我要謝謝麻念台兄為美術文化的鋪路基石,而我的畫展不管在何處開展,他都一直關心我,謝謝啦,念台兄!
 我幾年前有看他帶團到高雄推廣文化美術,再次與他碰面,可惜沒交流,但見他英姿煥發事業有成,真為他慶幸,我想文化人心意相通,義氣相投,不在客套中,而我一直致力創作,尤其是後現代水墨的創作推動,我們有太多的雷同,有著多方的因緣,對於我們有著太多的幸福。
 藝術文化工作是百年基業、國家大計,沒有公義與良知或是忠純質樸的心,是無法成就其大的,而念台兄能在其中也樂在其中,成就了台灣的美麗動容、成就了他自己個人的雄偉磅薄氣概。
彷彿前輩子就認識的麻念台
     油畫家吳炫三

 麻念台,這位傑出的記者,彷彿前輩子就認識的朋友。打從年輕時開始展覽作品迄今,我總會在不同的展場,不同的文化活動中,看到一位滿頭大汗東奔西跑,似乎深怕漏掉任何信息的記者身影。麻兄話不多,但一到展場就迅速擺開陣勢,筆記攤開開始記錄、錄影腳架展開進行攝影。獨來獨往的他總是把最不被看好的藝文活動盡力紀錄報導,推廣給會大眾。藝文界老、中、青藝術創作者,只要一聽到麻念台三個字都會豎起大拇指,大叫一聲讚。
文化部、文化局以及各地藝文中心等……大大小小的展場。您一定會看到他。即使新進的青年畫家。只要麻兄得到信息,再怎麼辛苦他都會設法到場,仔細報導。認真誠懇的工作是一種美感。在他簡樸的身上找不到一丁點市儈之氣。如今,麻兄說要辦展,藝文界全員到齊。他敬業樂業的工作態度,深深鼓舞我們在這孤獨的藝術路上努力不懈堅持創作下去。

回憶與君一起夜釣往事
     油畫家顧重光

 我們的交往,其實從我們叫你「老麻」,你叫我「老顧」,叫楊興生「老楊」那樣,超過四十年真是老朋友。
 聽說你要出來搞《藝坊文化空間》,就替你老兄又緊張一下,回想當年你這才三十歲上下就搞政府與大企業都不敢搞的《國際藝術營》,好像龐大到包羅萬象,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等,美術類請回那時沒人請得動的趙無極回來,國內的畫壇菁英幾乎都被你聘來在藝術營教學,轟動藝林印象深刻。

麻念台愛玩海,深潛、駕船,玩些應該不是他財力可以負擔但又極花大錢的休閒活動,玩幾年因為台灣海象不似赤道無風帶那樣平靜,就賣掉了,這艘造價千萬取名《鳳凰一號》的42呎遊艇他原本註冊母港在深澳,售出後聽說現在在碧砂港,專跑藍色公路載遊客前往基隆嶼觀光。
 那時你的公司開在復興南路,我們還意氣風發談好要搞一個藝術家工作室,我把我的版畫機都僱小發財搬過去準備一起好好「玩藝術」,沒想到為藝術開創的這麼好的理想,你卻因為賠了錢,缺乏後續資源公司收了,我又得把版畫機扛回家,心想好可惜,這麼多藝術家支持你的理想,當時政府根本沒有文化部會,教育部主管文化卻沒任何補助,在那個台灣還是文化沙漠時代,你當一個開疆闢土的烈士,可惜就這麼「陣亡」了。
 不過隔了好多年,恐怕十幾二十年吧,你竟然鹹魚翻身,搞了什麼演藝傳播經紀公司,賺了錢卻買了艘遊艇,在台灣那時還有海禁的環境下,找了一天自己開船約我、老楊還有江明賢,出海一天一夜,真是大家最新鮮的一次海上假期,尤其入夜後吹著微微薰風在東北角海域夜釣,你盯著測深儀查魚群位置,教我們把漁線放到幾十米處,我釣到好長的白帶魚全身發著銀白色澤,好像老楊釣到紅色的好大眼睛什麼魚搞不清楚了,然後在艙裡邊唱著卡拉OK,邊看你抹鹽烤魚,那新鮮滋味至今都難以懷忘。
 後來你說不喜歡經營演藝經紀這事業,錢好賺但太複雜,繼續決定幹回不賺錢的老本行,在網路剛開始時創了個《新網新聞網》,打電話告訴我就是要報導文化藝術為主要理想,我暗想你又開始要當個不怕死的拓荒者了。
 於是經常我們又在許多與美術相關的場合碰面,然後當天或第二天就能看到報導,那種堅持採訪藝術新聞的幹勁,與我每天按時畫畫那種「藝術創作公務員」的工作,真有異曲同工的相似處。
 這兩三年,那應該幾乎沒有收入的網路電子報竟然還沒倒,已經令我佩服,還行有餘力辦許多兩岸文化交流,前年找我和江明賢共十幾位藝術家跑去東北吉林,一個多禮拜與當地畫家又交流展畫揮毫、又到處旅遊寫生,難得相聚,聊了許多年輕時候的事。
 才沒多久,你這老小子竟說要開畫廊,名稱倒新鮮,不像老楊都叫《龍門畫廊》、《第七畫廊》那種傳統名稱,什麼空間的聽來新潮,我老顧很欣賞你有這種不怕死的毅力,只能祝福這空間要好好穩健經營,別像幾十年前年紀輕輕馬上去做全台灣沒人敢搞的嚇死人大活動,替別人著享卻沒了自己的未來,辛苦大半生難道不後悔?
 這次,你既然還繼續「玩藝術」,有把年紀就得謹慎小心,要好好守住為藝術的一片天,我老顧祝福你。
與念台兄的情誼
     水墨畫家陳朝寶

 我還在《聯合報》、《皇冠雜誌》一邊畫幽默、時事漫畫,一邊繼續畫本科水墨創作時,記得個展於台北春之藝廊與龍門畫廊,念台兄就來採訪我了。
 那時我們連一瞥之交都沒有,看他滿腔熱忱,揮汗採訪,而且無計報酬,讓我深深感動,印象深刻。那種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很感念念台兄那時替我做的深度報導。
 後來我到法國一待十九年,期間沒有聯繫,回來又有機會與念台兄交往,情如老友,無話不談。
 這幾年來又蒙他邀請,前往大陸文化交流展出,看念台兄無不全力以赴,經常我們輕鬆吃飯交談,他卻邊吃邊寫稿,甚而廢寢忘食,非把新聞稿寫好發送,其敬業精神,實讓我動容。
 近聞他在企業與藝術界支持下,成立《藝坊文化空間》,準備專為藝術界服務,可預見的他的生活節奏當比目前更為忙碌,但熱愛藝術的念台兄,他一定把《藝坊》當作情人,百般呵護,付出滿滿的熱情與愛心,祝福念台兄。

與麻念台理事長的緣份
     水墨畫家邵文虎

 與麻念台理事長的緣份,是我自海外經商退休返台後,經由前文化部長洪孟啓的引介。
 由於我自少年時即熱衷於繪畫創作,且屢獲各種獎項,當時曾拜在多位名家之門下,真正學到了各種畫法及基礎。最後因為師父之建議,閉關了四十年,也因此與畫壇隔絕了四十多年之久,所以回台退休最大的興趣與願望就是在書畫的領域繼續創作,有機緣認識念台兄於是開始了與書畫界的名家有了交流,更蒙念台兄安排參加他舉辦的幾次兩岸文化交流,我們雙方從而建立了相知相惜的情誼。
 近年來的相交,深知念台兄多年來執著於文藝各項活動的報導,終日忙碌奔波採訪,他經營的《新網新聞網》近十幾年成了一股藝文活動的主流媒體,其所累積人脈已非一般人可比。他為人誠懇做事腳踏實地,是個只為他人著想寧願犧牲自我的一位資深媒體人,我經常得到他推心置腹的指引,學習甚多。
 如今他又成立了《藝坊文化空間》,也可以說是他的再創新的起點,亦是他多年的心願理想,我從念台兄這樣的努力得到了啟示:突破,再突破!創新,再創新!抱持著這樣的壯志豪情在屆齢之時創業,真的是不畏困難勇往直前,正是曹操所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令人感佩!
 黨國耆宿張岳公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才開始」不只是代表了一種生機,一股充沛的力量,也象徵了積極創造,自強不息的人生觀,希望《藝坊文化空間》很快就建立出著名的品牌成為藝文界的一個指標性企業!

期待《新網》歷久彌新,再現輝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博士李憶含

 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堅持理想顯得格外重要。當今新聞媒體的問題意識,攸關資訊傳播之價值意義,說明我們社會需要的是,一個自律的傳播平台,一個乾淨的媒體空間。就此而言,作為媒體傳播從業人員,除了專業、熱忱、服務,更須秉持道德、理性、良知。
 念台兄的胸懷與抱負,格局與氣度,以及用心與付出,是我等學人有目共睹的。他創辦成立於1998年的《新網》,其所堅持的理念與精神,在於報導優質、實用的,不涉腥羶、八卦、業配,提供讀者的是精準和確實的新聞。可見媒體資訊的報真導正,反映思想引發行為,觀念決定態度,格局影響結局。長久以來,念台兄的敬業精神,是一般媒體人所沒有的,更是目前傳播界所缺少的。
 《新網》的存在與發展,意味媒體之自主和超越。當然,理想是須堅持的,但現實也是要面對,因此要想更上一層樓—勵精圖治,是不得不的自然走勢。畢竟認真負責的態度,才是真正根本性意義。當今媒體人的觀念偏差,致使價值異常與混亂,策略和操作,普遍充斥短視及困惑,顯示多數缺乏文化使命、歷史承擔和社會責任。近期念台兄接續成立《藝坊文化空間》,主要在於服務與推廣,並建立合理的市場機制。這不僅是形式的需要,也是實質之必要且重要的發展方向。
 在這真善美的心靈園地,經由學習一起成長、茁壯。個人認為,建置嶄新的營運模式,維持正向新聞價值,是揭示未來機會的可能性。眾所周知,媒體文化之所以可長可久,在於堅持理想與回饋社會,由此看來,念台兄獨特成功之處,是以知識份子的「浪漫∕憧憬」,成就「現實∕理想」之希望工程。當然,在平平淡淡中,找到自己「心嚮往之」。除了個人內在主觀意願,仍有其外在客觀條件。是否能夠持之以恆、中流砥柱,端賴各界相互砥礪、共襄盛舉。
 常言道,人是因實在而存在。念台兄以其善良與真摰,加上高度關注、積極投入,充分體現「誠於中,形於外」,相信每個階段經歷階段,對他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在此,衷心祝禱「德不孤,必有鄰」。期待《新網》歷久彌新,再現輝煌。

給老友
     新象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

向台灣唯一真正
持恆無間奉獻逾40年的
*文化藝術媒體第一線達人*
=== 麻念台 致敬 ===

麻念台-國際文化交流先行者 藝文推廣苦行僧
     視覺藝術策展人王飛雄

 我和麻念台認識多年,是那種惺惺相惜的君子之交。和他常常在藝文場合碰頭,知道他和我一樣有對藝文的熱愛。我的感覺他是一位為藝術「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痴情種,從1980年代的文化沙漠見他活躍的身影,到現在四十年。從青春到白頭,他一往直前熱情不減當年。

王飛雄收藏郭英聲信函紀錄「麻念台來巴黎了,大家談得非常愉快,他這次海外邀請的海外名單陣容很強大…巴黎只邀了陳建中、趙無極和我。」
 他的涉略極廣,舉凡詩壇、民歌、表演、繪畫、藝文行政領域,均可見到他的著墨。尤其經典的是1980年代創辦的「國際藝術營」,他隻身到巴黎邀請到趙無極、郭英聲、陳建中等大師參與,返國辦展。很巧合,我收藏了1987年當時旅居巴黎的郭英聲信函,他簡述了當年這場盛宴的源起。信中提及趙無極、郭英聲、陳建中應允麻念台的邀請來台參與他策畫執行的「大大國際藝術營」活動。由此印證,原來在那個年代,他的眼光、腳步已超越了多數人。
 「大大國際藝術營」籌備經年,許多老文化人都應該知道這個在上一世紀引領藝文大纛的活動,可惜當時國內藝術人口仍嫌不足,麻念台個人經濟實力有限,那個年代政府亦無一套具體協助法令,不瞭解由民間力量以企業化方式來為國內「藝術紮根」的工作有多重要,使這項有意義的民間藝文活動在最艱苦的情況下舉辦,最後賠累收場,但這位藝術界的先行者,在那隔年代具備先知創辦如此高水準的藝術活動,應該替台灣藝術國際化進程,點燃一把火炬。
 這位四十年的文化痴人、藝文老兵,在這疫情撲朔迷離之際,毅然成立了《藝坊文化空間》,希冀創造另一片藝文活絡場域。期盼他再揮寶刀,再次為藝壇尋找未來的大師。
恭喜賀詞
     作曲家賴德和

念台兄:新年新希望,恭喜創設《藝坊》!
 預祝欣欣向榮!!

賀詞
     現代詩人古月

 最早知聞念台先生,是因先夫李錫奇在《版畫家》畫廊邀得國際大師趙無極應允,在國內首次舉辦畫展。麻先生1981年亦邀趙無極在他正舉辦的《國際藝術營》講課。從而得知他是位熱愛新聞藝術的工作狂。雖然一度曾因不滿當時新聞工作環境的侷限而退隱。終因不能忘情對新聞藝術的關愛,遂於1998年獨自創辦《新網新聞網》的第一家電子網路新聞報。
 《網路新聞網》的架站、網管乃至寫程式皆一人包辦、影音製作(從企畫製作、拍攝、非線性剪輯)等都難不倒,秉持中立精神客觀報導文化藝術、公益慈善與生態環保等公共議題,使《新網新聞網》成為台灣少數無腥羶色沾染的獨立媒體。
 麻先生一生勤奮執著,不偏頗媚俗的工作態度,念茲在茲的精神,實在值得時下新聞從業員效法推崇的典範!

樂觀拚搏精神
     遠景出版公司發行人葉麗晴

 《新網新聞網》的麻念台先生是位難得的純真、善良、只為自己的理想堅持崗位的媒體人,這麼多年歷經生活的磨難,環境的變遷仍然一本初衷以推廣文化藝術高水準的平台為職志,他的樂觀與永不放棄的拚搏精神是我們要學習的;文化藝術產業並不容易創造產值,但是麻先生從不氣餒,永遠為明日的擘畫及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從沒看過他因為眼前的困難而氣餒,這份勇氣與執著令人敬佩,希望各界的好友們能助其一臂之力,讓這樣的清流媒體可以持續經營壯大。

祝福與期待
     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

 作為執著經營媒體的麻大哥,真情相與投入優質報導,發揮良知良能,數十年如一日,精神著實令人感佩。期待《藝坊文化空間》能夠順利開展!

祝福麻念台
     鋼琴家葉綠娜

 從大約四十年前就認識從事藝文採訪的麻念台先生,他始終不變對表演藝術的熱忱讓人印象深刻。他的報導總是詳盡而客觀。
 恭賀他的《藝坊文化空間》高朋滿座,成功,順利。

Support arts person
     旅美鋼琴家陳毓襄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Mr. Ma's dedication to supporting the arts in Taiwan over the last 40 years. I respect his journalistic integrity and passion for the arts.
 Mr. Ma never misses a press conference; he is always there to support the arts. In his interviews he asks significant questions; the interviewee’s answers appear accurately and without distortion in his news stories. How valuable to an artist is this level of integrity!
Gwhyneth Chen

祝福
     鋼琴家廖皎含

 從回國至今,所有重要的藝文盛會一定都會有念台大哥的身影,拿著相機紀錄下所有珍貴的畫面,以媒體人專業的視角寫下藝術的價值。
 感佩念台大哥的堅持與支持,期待這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文化天地創造出藝術文化的嶄新未來!


文藝方舟即刻啟航
     《中國時報》資深媒體工作者邱祖胤

 在台灣,熱愛文化藝術的朋友不免有些感慨,感覺相關新聞不被關注,即便受到關注,熱度也總令人提不起勁,好像文化人注定要孤芳自賞,文化藝術就是得保存在象牙塔裡。

前《民生報》文化版攝影記者楊嘉慶1978年替麻念台拍攝,原作佚失,取自麻念台1981年大大出版社出版《款步歐陸九十日》扉頁。
 然而有些經歷過「美好年代」的朋友知道,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民生報》每天有兩大版文化新聞,《中時》、《聯合》兩大報甚至是許多文化活動的催生者,在文化部尚未成立之前的文建會,文化圈在預算極少的情況下,卻感覺每天都有新點子在發動,那個「美好年代」的藝文記者,每天都有跑不完的新聞。
 那個「美好年代」,離現在也不過十幾年,曾幾何時,「這個圈子」似乎冷清了,雖然文化部成立滿十年了,文化預算高達兩百億,國際級的表演藝術場館接二連三開幕。
 有希望,有願景,卻少了那個壓抑年代的百家爭鳴與滿滿的熱情。
 面對網路世界的百家爭鳴,關懷藝術文化的人其實都在,甚至比那個美好年代還多,只是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媒介及載具,投注他們的關懷,我們深刻了解到時代變化之快,卻也不願某些珍貴的價值一點一滴流逝。
 畢竟,藝術文化需經時間淬煉,創造者要有耐性,欣賞者也要有耐心。現實卻是,面對如此資訊爆炸、媒介秒速翻新的年代,創作者要如何因應才不失本心?欣賞者要如何從沙中淘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還能喝到佳釀?
 詩人、資深媒體人麻念台,便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在新聞界工作超過三十年,在自媒尚未百家爭鳴前即成立《新網》,是台灣第一家原生電子報,他一人包辦採、編、寫、攝影、視頻,十項全能,同業無人能出其右。
 我忝為新聞從業人員,跑過幾年文化新聞,只要看到有麻念台大哥在的場子即感到心安,一,他在,表示這是條新聞;二,他在,表示這新聞有標準可依。我想不少同業應該跟我一樣有同感。
 今年,他更在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與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支持下,成立文化沙龍,期待提供一個藝文實體空間,讓藝文界的朋友能有一處交流、互動、展演、推廣的園地。此一雄心壯志,令人佩服不已。
 許多喜愛文化藝術的朋友知道這行的難處,卻仍願意全心投入,無怨無悔,那是因為美好的事物,值得美好的人來共襄盛舉,投注熱情與心血,從來不計代價。本此初心,麻念台數十年如一日,如今更加碼演出,為藝文界注一劑強心針,實在令人振奮。
 文化藝術從來不缺熱情的人,但有熱情又能勇於付諸行動,才可能讓更多夢想實現。麻念台的《藝坊文化空間》,是承載夢想的方舟,此刻方舟啟航,我們聽到文藝復興的號角響起,也期待那個「美好年代」再度歸來。
祝賀麻同學
     前《聯合報》文化組記者,現任福建省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教授

 首先,先祝賀麻同學,在融媒體與藝文領域上長期耕耘有成。

《新網新聞網》總編輯麻念台2013年9月21日前往閩南師範大學訪談施沛琳,在該校校門前合影。
 與《新網新聞網》創辦人麻念台雖然是政大新聞系同學,對他的了解反而是後來進入媒體界之後。大學時代,由於分組關係,我們沒有在同一個組,很少互動。直到進入《聯合報》服務,跑的是藝術路線,得知老同學發展藝術行政工作已有所成就,尤其每當採訪藝文新聞,經常於一些採訪場合見到他;那會兒,他已經有自己的藝術事業。「非主流的自媒體,如何生存?」當時,心中浮起小小疑問,但也沒向他提出。
 2009年,個人為博士論文《兩岸閩南語歌曲研究》進行田野訪問,曾針對兩岸音樂人作口述訪談,當述及兩岸流行音樂交流歷史時,包括廈門知名作曲家葉宏民等人,均提到了麻同學為兩岸文化交流付出的事蹟。
 葉宏民老師透露,1991年廈門成立特區十周年紀念,當地《海峽之聲》電台,以閩南語歌曲作為推展的活動,邀請了台灣歌手到廈門。當時即由麻念台先生帶領歌手登陸,與廈門的歌手同台演唱閩南語歌曲,也開啟了兩岸的交流。
 2012年,我到了位於福建省漳州市的閩南師範大學任教;隔年九月,麻同學就帶著《新網》的兩位組員跑到漳州和我相聚並作採訪。甚至,到了近幾年,在幾個藝術相關場合如:茶文化拍賣會及幾個重要的表演活動,都能見到麻同學身影。
 回憶這些點點滴滴,雖都是芝蔴小事兒,卻也更顯現出老同學對台灣藝文發展的貢獻;他的腳步走得早、走得快、走得廣、走得遠、走得久,實為難能可貴。總之,再度祝賀麻同學,在融媒體與藝文領域上長期耕耘有成;他更是我們政大新聞系38期同學之光!
小眾並不小,媒體人初心不變
     《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李欣恬

 永遠記得2010年剛開始跑線時,在記者會現場,經常看見麻大哥扛著攝影器材,自拍自訪的身影。轉眼間10年過去,麻大哥仍在崗位上,與我們這些藝文新生晚輩同行。
 事實上,麻大哥何止與我(們)同行10年,他幾乎可說是線上最資深的藝文記者之一,從他口中可說出一部台灣藝文史,文化圈的大小事,他靜靜地看著、記著、守著。
 時光飛逝,但我不會忘記當年拿到麻大哥名片時,回到辦公室馬上「估狗」(對,當時我還沒使用手機網路吃到飽功能)他所創辦的《新網》,映入眼簾的隻字片語:「堅持清新好新聞」、「非營利、非主流、非常獨立媒體」,這讓我對麻大哥如此獨立作業的經營模式,由衷感到敬佩。
 無論大環境怎麼改變,縱使在現今媒體競爭生態下,藝文新聞永遠被視為小眾,永遠都是那麼獨樹一格,但小眾其實並不小,媒體人的初心永遠不變,就是為讀者提供好報導。
 祝福麻大哥與《新網》、《藝坊文化空間》繼續陪伴讀者,長長久久。

跨越不同年代的媒體奇人
     前中央社派駐法國巴黎記者羅苑韶

 不論在國家戲劇院、或國家交響樂團在音樂廳、小劇團在松山文創園區裡辦的記者會,都會看到麻大哥的身影。說他好認,除了固定襯衫、西裝褲的衣著樣式,像個埋頭苦幹的公務人員;他經常架設小型攝錄機的工作模式,總讓我多看兩眼。可他不是在擁抱影音之後,就丟棄文字,持續認真撰稿,參與記者會後,很快發稿,同時在他成立的新聞網臉書,寫下活動和人物訊息。麻大哥難以撼動的資深記者地位,一次在同業閒聊與編輯台對稿件處理態度不同之時,他衝口說:「我就是不要人家改我的稿,所以自己獨立出來。」特立獨行的霸氣,讓人鼓掌叫好。

《新網新聞網》為台灣第一家原生電子報,這是創刊一周年2000年1月1日第366期的首頁。
 北美館去年舉辦于彭回顧展期間,我不時讀取有關藝術家和展覽的文章,一次在《罐子藝術網》,讀到鄭乃銘訪問于彭遺孀何醇麗的文章,文章很長,約中段長度出現「大華晚報記者麻念台」,麻大哥的登場竟是「規劃大型藝文活動『國際藝術營』,要于彭出來協助主持其中的美術營」。意外撞見麻大哥1980年代多采多姿的工作和生活樣貌,我立刻將文章轉給他。
 他說,這讓他回憶起當年和于彭的互動,接著提起他念茲在茲要為文化人建立小傳式的影音記憶庫,于彭的早逝與許多年長有內涵藝術家的陸續辭世,讓他覺得更應該趕緊進行這樣的工作。
 麻大哥與無數文化界前輩有過談文論藝的經驗,他今年打算落實跨世代、跨界交流的理念,創立一個《藝坊文化空間》,讓藝文界朋友可固定來溜達「走廚房」。除了交流創作心境、新況,還將作為一個發聲基地,讓藝術家來直播談文藝、讓起步的年輕創作者來發表新作。
 麻大哥個人職涯走過文化報導、籌辦藝文活動、演藝事業、網路新媒體等等,這次他選定2020年落腳中山區的這處文創基地,辦畫廊和藝文講座、建立專業錄影棚,期望替文化界盡一點心力,一面要投身文學創作,他透露構思中的系列小說至少要寫個十冊,字數是百萬計,寫了一半卻被《新網新聞網》繁重的工作打斷十年,一定要找出時間完成。他像是個沒有年紀的人,瀟灑的在不同年代樹立個人文青風格的奇人。
恭喜賀詞
     前《中視》「60分鐘」記者、主播、《TVBS》「藝文潮」製作人凃鴻恩

 念台兄恭喜你開創新人生,有了自己的藝文空間,鴻恩對您只有景仰,但對您所知有限,只限過去跑新聞的來去匆匆,您的專業和敬業,都是我要學習的,小弟實寫不出什麼突破感人內容,我看您邀的那些人表達都極真切,我還要加強呢。
 祝您新年快樂,事業發達。

祝福麻大哥
     前《中嘉新聞》、《健康醫療網》主播及採訪攝影記者、現《人間衛視》記者李依如

 「媒體人要有傲骨,但不要有傲氣!」

《藝坊文化空間》擁有虛擬實境錄影棚,可以製作廣播電視等級節目,另有EFP六機作業導播設備,在目前影音世代環境下,具備專業製作節目能力。
 回想自己擔任記者工作15年,看著身邊同事來來去去,我始終堅持國中時立定的志向,成為一位盡職的媒體人。而藝文類新聞是我的最愛之一,因而與麻大哥在許多記者會場合相談甚歡。他是一位資深前輩卻沒有任何傲氣,執著深耕於藝文新聞領域,又十分平易近人,令我相當佩服。
 而與其他類別的新聞比起來,藝文雖是小眾市場,但透過藝術的薰陶,影響卻是深遠的,好的作品可以讓人醒思,加深文化內涵。
 因此,當我聽麻大哥說,他要找個上百坪的空間,可以展示畫作,還有虛擬攝影棚,著實替他感到開心,一個畢生都在傳遞藝文資訊的資深媒體人,始終不放棄對理想的堅持,這種精神值得後輩們敬佩!
 最後我祝福麻大哥,在這片藝文淨土裡,能培育出無數的文化種子,將更多的善與美好傳遞出去。
我們慘綠年代懵懂的烏托邦
     前《民生報》文化版編輯吳健

 非常驚嘆我有個正在老驥伏櫪的同儕朋友… 想了幾夜還沒想如何動筆:苦於舊憶早已很難著手整理……倒是對你正在呈現的種種頗感讚嘆!
 那時你在附中我在成功,我可能已經寫不出深刻的印象來了;即使已沒有閒時回味那段年輕狂飆的心聲,如今種種也早已數百倍回饋著那時的熱情與血性!繼續前進,老友。
 那時期,我的腦袋並不算是很帶有理想的,大概是還處於很多不同的孫悟空都在想要蹦出石頭的「腦子像碗爛餛飩」的狀態吧?印象中有種不安全感:好像有人認為我們在做什麼被國家或學校不放心的事情似的……而且,當年好像《大學雜誌》那種程度就覺得我們太年輕、又感覺《讀者文摘》是不可能競爭的標竿、跨校活動受矚目的程度有超過心思知能可以負荷的感覺……還有,聯考準備、情感心境、自我整備……都離十拿九穩遙遠得很,也是難免有種不安全感的深層來源!
 我後來不免注意到文學、知性、藝術雜誌,越來越重視藝文推廣、藝術行政,當然跟自己所學所從事相關;還記得我們搞校際聯合弄雜誌《清流》,被有關方面「關切」,薇薇夫人還在《聯合報》寫短文支持我們,那真是少不經事但頗有野心的輕狂年代;那段時期相談見聞種種印象的影響也如影隨形似的,既清晰又不清楚,有如行春登高一路的階梯和雲煙依稀伴隨……總會發現別人也在努力實現著些什麼……是許多想像而未及開工的、是年少的渴望、是真實的需要、是……某些看到你還在拚老命繼續做下去的……熱忱與精神!

麻念台為〈不死鳥〉設計的動畫。
 那時你嘗試寫的一首鋼琴奏鳴曲,我用非常工整的設計畫五線譜,現在想想那些豆芽頭的圓點,恐怕沒有一個是看起來「正常」的。
 那時你還曾用我的名字當成一篇短篇小說主角名字,在聯合副刊發表過?是大一吧?「吳健死了!……」 好像是第一句話就把我的住校同學嚇死一半……一早上課見了我就笑個不停,我過了一陣子才知道;還好,那就完全毋需解釋或註解什麼!

 (與高中時代摯友的message通訊
  是我們對文化啟蒙的回憶
  曾為紀念與吳健的交情寫過一篇短篇小說)

 這篇小說名為〈不死鳥〉紀念那段相知相惜的年少輕狂
給麻大哥的文字
     前台北藝術節媒體公關、國家兩廳院行銷組媒體公關亮亮

 記得我轉職到藝文界後,剛好擔任媒體公關的角色,第一年就經常碰到麻大哥,每次看到麻大哥就會覺得很安心,因為我知道他是真的很堅守他的報導原則跟寫作,以及對藝文展演是有多麼投入。
 當時請麻大哥來看戲時,麻大哥看完後會寫評論,字字句句都很用心,偏辟入裡的內容也讓當時剛入行的我吸收甚多。
 得知麻大哥終於有了自己的藝文空間,很是替他高興,但也會擔心他會把自己累壞,因為這個業界是需要麻大哥這樣熱情付出的人,如果可以,無論用什麼方式,請一起支持他接下來的夢,希望這個空間能經營長長久久,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在這兒發生!

退休人士蔡文銓
     1980/8/18至1981/10/9擔任大大文化關係企業董事長

 我與麻念台的緣分其實遠從半世紀之前開始,我們都服役於空軍,他入伍當菜鳥時,我只差三個月要退伍,在短短擔任指揮所職務期間,有了不錯交情,尤其他對文化藝術有許多聽來頗有趣的談論,離開軍伍生涯那天我告訴他,將來要找他一起做和文創有關的生意。
 然後我投入社會工作,始終沒忘記是否有機會與麻念台一起打拼的諾言,但七八年轉瞬過去,一路結婚、生子,幾乎不再有期望時,竟然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讀到一位知名民族音樂家許常惠前往偏鄉採集民歌的連篇文章,發現麻念台竟然是那個團隊的成員,而且也找到他在任職的《大華晚報》同樣每天一篇更詳細報導這個活動的採訪過程。
 等到報導結束,我迫不及待到麻念台任職的酒泉街報社找他,那次讓他極為驚訝竟然事隔多年,在軍伍不足百日相處的一句話,讓兩人重逢,麻念台說也沒有創業的資本,我則告訴他,錢沒問題,我來出,這樣一句話,我們沒有任何如一般商場做生意那樣簽約、談將來如何分配權益,開始一場當時兩個人都沒想過,震撼台灣文化藝術界的超級事件。

麻念台1981年於當時實踐家專舉辦全國首次「國際藝術營」,包括文學、音樂、美術、攝影、舞蹈與影視六大系列,活動前《工商時報》整版報導。
 那時我告訴已經擔任藝術線記者的麻念台,我們就是要創一番當兵時聽我描述的文化事業,記得他告訴我,台灣只是一個「文化沙漠」,他跑藝術之後,曾跟世紀交響樂團與信義之聲兒童合唱團,兩度前往歐洲,前者去奧地利維也納音樂營,後者去英國亞伯丁音樂舞蹈營,參與這兩次經驗讓他知道台灣要能追上國際藝術水準,不能只是引進表演藝術,而是要從基礎培養下一代年輕藝術家國際觀的視野著手。
 於是,那時兩個三十上下的年輕人,我懵懵懂懂開始創立公司,當人生首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董事長,麻念台則負責企劃與執行,他竟人一口氣搞了架構龐大到嚇死人的「國際藝術營」,那是1981年夏天,也是我們命定為文化藝術界犧牲的一年。
 那場至今老一輩文化界都知道的「國際藝術營」活動,參考歐美舉辦模式加以改良,是國內除政府有關單位或大財團外,很少民營機構能具備能力,膽識及氣魄所舉辦的國際性精緻藝術文化活動,內容分為文藝、影視、美術、攝影、音樂、舞蹈六大營,麻年台單槍匹馬全世界繞一圈,邀請回國的中國旅居世界各地之藝文界知名人士,包括旅法一流抽象派畫家趙無極、旅法少壯派新寫實畫家陳建中、旅美夏威夷水彩畫家趙澤修、旅法青年攝影家郭英聲、旅日風景攝影家黃金樹、旅美洛杉磯現代舞蹈家原文秀、旅美費城交響樂團指揮董麟等,另外禮聘前來我國教學、演出的國際著名藝壇人士,包括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法國、澳大利亞、日本、香港等地共計三十餘位,國內藝文界參與人士更超過兩百位,知名者包括王藍、許常惠、吳炫三、陳景容、司馬中原、高信疆、廖年賦、申學庸、吳東權、侯健、朱西寧、尹雪曼、魏子雲、梁修身、張照堂、聶光炎、金士傑、李德、莊靈、董敏、曾道雄、馬水龍、邱玉蘭、張杰、江明賢、顧重光、李文漢、李奇茂、郭繼生、謝孝德、龍思良、劉其偉等人士,慕名參加的學員共達七百餘人,我只能說真的轟動國內藝壇,成績輝煌.對促進台灣文化發展,具有承先啟後之功績。
 但是,在那個麻念台眼中的文化土壤仍然貧瘠的台灣,一方面沒有太多真正重視精緻藝術的基礎,中央政府單位根本還沒有文化部門,這格活動是依附在教育部下申請,沒有補助,從官方到民間都不相信那個年輕的麻念台和我這個從台東鄉下出身的能搞出甚麼名堂,要不是麻念台邀請到全台灣文化界當時無論官方或民間根本不可能請得動的旅法藝術家趙無極返國,讓這個文化新聞竟躍登當時報禁時代還有限張政策,總共三張半的媒體頭版頭條,到「國際藝術營」在當年暑期兩個月包下仍叫實踐家專的大直校區的活動,知道的文化界人士還是有限,我的週轉資金不足,臨時要賣在台東的祖產土地也一時無法順利脫手,雖然活動圓滿閉幕,卻負債賠累,讓我與麻念台陷入幾乎萬劫不復的困境。
 那時雖然許多主流媒體稱讚這個藝壇創舉,很難過有一家媒體譏諷我們是「小孩玩大車」,但是我記得後來麻念台卻淡定的說,「那些大人開大車卻沒有一位能把趙無極請回國,能辦完這樣一個國際性大活動」、「音樂營營主任許常惠說這是臺灣文化界的震撼洗禮,將會在台灣藝術發展史上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紀錄」、「舞蹈營營主任蔡麗華講那是當時連政府都辦不出來的國際性文化大活動」,「擔任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所長的古名伸也說要不是那時去接受原文秀的教導與薰陶,後來不一定真會走上這條路」,這些都讓我覺得雖然當年投身參與創辦這個賠錢的文化活動,仍有些許欣慰的感受。
 後來我與麻念台只能分道揚鑣,各自為還債與生活努力,轉眼竟然半世紀過去,才發現麻念台仍然一如我們服役時一起聊的對文化藝術那種執著的態度,做過許多與文化相關的兩岸交流,以及創立以報導文化藝術為主的《新網新聞網》,部都沒有餐與,現在竟然還創辦一個更能替藝文朋友服務的《藝坊文化空間》,其中有一個藝廊可以展畫或各類藝術品,也可以當成研討講座甚至舉辦說明會、記者會及藝文教學的多元據點,可容納近百人;也建置一個虛擬實境錄影棚及影音直播棚,可以規劃替文化界製作許多訪談報導等節目,應該是一處不錯的文創空間,但看得出麻念台以一個人的力量,並沒有政府單位或企業財團的支持,做得很辛苦。
 要建置一處可以建立足夠維持生存營運模式的文創事業,靠麻念台自己的熱忱、專長與努力默默維持至今的格局,艱苦程度可想而知,我很願意現在以志工方式,義務來一起參與,就算只是打個雜,也應該可以延續我與麻念台相交幾十年的緣分,不論我們還能為台灣文藝界做甚麼事、做多少事,這會是我們人生的一段跨越半世紀的美好吧。
台北書展基金會企劃專員張秀珍
     2000/8/2至2002/4/28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媒體圈很小。三年前,當我從媒體圈轉至台北書展基金會擔任媒體連絡時,會遇到麻先生,還是讓我嚇了一跳。十幾年沒見,以前曾待過的《新網》,在麻先生的「堅持」下,依然茁壯,甚至多元發展,現在更為藝文界開闢一個天地,對時下媒體消長、藝文新聞很難擠上版面的情況下,《藝坊文化空間》無異在藝文圈激起不小的漣漪,也振奮不少關心藝文人士的熱情。

張秀珍在《新網新聞網》位於忠孝東路四段時,擔任採訪記者時代的公司內部,那是全世界剛開始有網路的年代,在台灣當然也不落人後,時光飛逝,轉瞬間竟然已經超過20年。
 麻先生是超人嗎?對!我想,當年《新網》可以挺過網路泡沫化時代,又可以在報業消長、說倒就倒的惡劣環境下,默默沈穩經營,且依舊堅持不走腥羶色路線(麻先生真勇!),不受主流媒體影響,也不管瀏覽人數、廣告與否,這也只有「無後台、無背景、非營利、非主流」的麻先生做得到!
 這位媒體人口中的「麻大哥」,其實我都習慣喊他「麻先生」。記得以前看麻先生,總是一個人坐在黑壓壓的辦公室裡,緊盯著電腦,修稿、上稿、上傳新聞,全都自己來。《新網》新聞網從一開始篳路藍縷,後來加入影音,架設《新網視》,更是忙得不得了。畢竟當年很少網路影音新聞,因此只要在麻先生手下做事,不管文字或攝影,都得拿起攝錄機出機、剪輯、配音,沒想到,這倒成了今日媒體人人必備的技能。真是佩服麻先生的未卜先知!
 現在的麻先生,更像八爪超人,採、編、寫、攝、錄合一,十足行動派。然而我最佩服的是,麻先生對藝文的重視與謹慎。記得以前還在跑藝文線時,總感慨藝文新聞上稿不易,連能上藝文新聞的媒體、版面、篇幅都愈來愈少、愈來愈小。後來換個位置,當我站在媒體連絡的角度,觀察媒體跑新聞、寫新聞,即使擁有數十年記者經歷的麻先生,初心依舊,總是認真到場,寫出一篇篇好新聞,令人欽佩。
 感激之餘,又見麻先生有驚人之舉,相信麻先生這股熱情,能帶給藝文界更多活絡與希望!
雜誌編輯黃馨瑩
     2008/11/6至2009/4/18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對麻哥的印象就是,他對文化那種堅持的熱情,是個非常樂觀的人,總是以發揚人文思想為宗旨,沒有政治、族群、對立的意識型態。
 對於現今的社會是非常需要像麻哥這樣的人才,盼望影響許許多多世人,多給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士一點掌聲,也更能針對大家必須關切的議題作更廣泛討論的事業體。

非線性剪輯師粘小茹Lynn
     2009/7/20至2010/2/8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憶起過往,在當時初出社會的我,遇到麻總編細心的帶我們跑了一場又一場記者會,不僅增加了歷練,因為本身也是個藝文愛好者,自然也甘之如飴。
 還記得當初文章出現在網站上時的興奮與成就感,如今麻大哥有了新的文創基地相當替他開心,又有一處藝文空間正在萌芽,讓美好的事物生生不息,恭喜麻大哥!

雜誌編輯記者林榮芳
     2009/7/29至2020/9/7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麻總編是我的貴人。

林榮芳(左)擔任本網當時錄影記者。
 人家說,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第一份工作是社會新鮮人自我了解及建立職場認知的起點,也是空白履歷上的第一個職場經歷,累積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影響著未來的職涯發展和這一生拿著什麼樣的飯碗、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是一個商科畢業的女生,目前擔任記者工作。還記得現在這份工作面試時,主管由衷敬佩非新聞科系背景卻能對記者工作保有熱情、憑著自學努力在新聞界打滾一路到現在,其實坦白說我的心裡很無感,跨領域並非自我挑戰,單純就是一個緣分,與媒體業的緣分、與麻總編的緣分。
 2009年畢業,我找的工作是行銷企劃,懵懂下意外變成網站編輯、校園記者,麻總編是我的第一個主管,當時校園記者多達近四百人,只有少數有幸之人能被挑選在他身旁學習。但畢竟是群烏合之眾,記者會是什麼?採訪要幹嘛?沒有人知道!麻總編常說沒有經驗沒關係,兩、三個人相揪一起去「闖蕩江湖」,回來後寫的稿子再經過他耐心的一修二修。那些年,我們是這樣磨練過來的。
 現在,我這個新聞界的異類,論能力也不見得輸新聞科系畢業的學生。說起來,真的要感謝麻總編在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時給我滿滿的關愛和照顧,給予我能自由揮灑寫作的空間,讓我這隻小小鳥能羽翼豐滿飛向另一片天空。他說曾經率領四百位校園記者很難得,我則很得意成為他殷殷垂念的得意門生。
《八大電視》主播劉又嘉
     2009/8/22至2010/2/5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我在麻總編身上看到藝術家與企業家的完美結合。

劉又嘉擔任本網另名《鳳凰網》時代當時主播。
 大學畢業當年,第一次見到麻總編,沒想過,他會成為我踏入傳播職涯路的最大貴人。
 至今的我進入電視台擔任記者、進而成為新聞主播,如今回想,要謝謝麻總編為我開啟這扇門。尤其總想起他,耐心拿著攝影器材教我怎麼播報,相信我能辦到,那是我人生的播報初體驗。
 我大學唸的是日文系,骨子裡卻對新聞傳播業抱持夢想。因此畢業後,我有幸進入麻總編的新聞網工作。我眼中的麻總編,有著藝術家靈魂,以及無可救藥的浪漫,而這份認真執著,體現在他對經營新聞網的可敬態度,他是以經營企業的精神在壯大著新聞網。
 從輔助文稿的照片,到文稿的措辭用字,麻總編總能一針見血點出我的進步空間,就猶如庶民小吃經過頂級天廚的調味,成為了色香味俱全的米其林美食。看著自己的作品獲得認可上傳到新聞網站,並獲得閱讀者反饋,我認為這就是媒體傳播者的最大滿足。
 如今雖進入新聞台,也被稱做電視圈的最血腥戰場。回想起在麻總編身邊學習的日子,原來都點滴累積成為我在外闖蕩的飽滿養分。
 謝謝麻總編!每回精疲力盡時,都會回頭想想那些與您一同揮灑熱情的日子,那是多美好的回憶!
網路媒體從業者林富貴
     2010/2/2至2019/3/29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小弟當記者已有20年了,也曾在《新網新聞網》服務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麻執行長為人正直、親切、有禮,是個相當值得學習的好長官。

心靈工坊出版公司編輯趙士尊
     2011/3/2至2015/10/7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麻念台先生是我出社會的第一位主管,當年他溫暖教導無知的我,我至今感念。只可惜,我們才共事沒幾個月,他便朝理想奔去。
 十幾年來,見他從簡陋屋室捉襟見肘,一步步擘劃夢想,就算這行業不好做,他仍堅持正派清新,不改其志。後輩如我看著麻先生身影,疼惜,更感佩!

周煊惠
     2012/6/23至2014/3/6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麻大哥:
 新年快樂!
 非常感謝麻大哥過去曾經讓我有機會在《新網》學習成長茁壯,當時跑了許多藝文、生活相關新聞,每個經歷對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
 麻大哥長期在藝文領域耕耘,是藝文界備受敬重的前輩,這次得知麻大哥創立《藝坊》文創基地,真的非常開心,也深深祝福開幕一切順利~~~

赴日本工作洪塵
     2012/7/21至2012/8/12擔任《新網》實習採訪記者

 在這腥羶色新聞充斥的社會,主流媒體不得不受政治左右的氛圍下,《新網》仍然一貫中立而不染於泥;對於藝文界的支持與報導更是不遺餘力,可謂目前社會的媒體清流。
 很榮幸之前在《新網》實習與麻大哥合作,看見作為媒體人堅持的辛苦與感受到不受壓力左右的榮耀。

吳岱穎
     2012/10/3至2013/10/7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麻念台帶領吳岱穎(左一)與范詩敏(右一)前往福建漳州訪問漳州薌劇團一級作曲家陳彬(左二)。
 《新網》,是我剛到台北求職時的第一份工作。那段時間因為新聞採訪的關係,熟悉了台北好多地方和路段,那時我也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好奇著、驚訝著、摸索著各種記者會場合、工作上的突發狀況。
 麻大哥很用心地帶著我們這些小夥伴,我和夥伴們一起去過大陸採訪、近身接觸許多大人物和大明星,這些都是令人難忘且珍貴的經驗。當然,最難忘的還是麻大哥親自下廚的紅燒魚和法國吐司,工作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也充滿了很多的溫暖和歡笑。
 現在《新網》即將擴大發展,滿心為麻大哥感到高興!對我來說,在《新網》的日子是一段精彩的奇幻旅程,作為曾經是台灣唯一清流藝文新聞媒體的一員,感到非常榮幸。
 希望《新網》延續著始終不變的初衷,成為台灣藝文界最具影響力的正派主流媒體!
范詩敏
     2012/10/20至2014/1/4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范詩敏(中)與吳岱穎(右)前往福建廈門訪問作曲家葉宏民(左)。
 麻大哥有一種「鬥雞」精神,在這個媒體業普遍艱難的時代,各大報紛紛裁減看似「不重要」的藝文版,他依然堅持365天日復一日、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以上,就是希望能讓藝文新聞能有曝光的管道。他又有很多和現實絕不妥協的龜毛,不接廣告、不接業配,完全否定一般媒體賴以生存的方式,在偶爾的贊助支撐之下,《新網新聞網》多年以來雖然數度在風雨中飄蕩,卻依然屹立不搖。
 麻大哥也有一種「頑童」的性格,他從來不服老,也不以長輩之姿帶領後輩,永遠像一個意氣風發的慘綠少年,每每遇到挫折,依然可以樂天面對,一一解決眼前難關,從來不表露出消極、失敗主義的態度。
 正是這種老頑童的個性融合鬥雞精神,引領《新網新聞網》從晦暗不明來到如今的局面。
 最後,祝福《新網新聞網》和《藝坊文化空間》迎向欣欣向榮的格局,也一如麻大哥多年心中所願,讓藝文平台發光發熱,藝術家有更多元的曝光方式,在這個混亂的世代中,循序漸進地帶動民間風氣更清新、更充滿暖流。
詩敏 祝賀
劉詩婷
     2013/3/3至2019/1/15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2013年3月3日認識《新網》,開啟了我人生的新篇章。
 這裡讓我親眼見證原來新聞圈依舊存有原始而純粹的意涵;沒有特有的政治立場、利益往來與腥羶色,而是一個為藝文之美而存在的平台。
 雖然《新網》有點old-school,但我們的藝文報導是最完整的,因此我敢說,《新網》是一個為藝術而生的平台。
 《新網》迄今已超過二十載,是台灣藝術的大型資料庫,是新聞圈中的和闐玉,韌度高、經的起磨練,志向明確不易碎。
 而這一切都是《新網》創辦人麻念台麻總編賜予的高度與深度。
 志,從心之聲,心之所向也,麻總編一生之志所為《新網》。
皇天終不負有心人!
 恭喜麻總編的《藝坊文化空間》開幕!
 為台灣的藝術家們感謝您!
 謝謝麻總編!

吳青蓉
     2013/9/17至2017/4/13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認識麻哥已有超過六年以上,麻哥的認真及清流理念,一直是我所敬佩的。
 剛開始擔任《新網》記者時,透過麻哥讓我了解到產出好的內容、有價值的內容、能引發讀者共鳴及力求事實準確客觀的內容是給讀者的最好元素,而擁有麻哥這樣強大的理念及屹立不搖的精神,是目前媒體界所缺乏的。
 《新網新聞網》1998成立至今,已超過22年,在文化藝文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名聲及公信力,靠著麻哥帶領著一群夥伴,勇往直前,堅持自我,也令我相當敬佩及感動。
 《藝坊文化空間》的開張無疑是將喜愛藝術文化的朋友們將其發揚光大,也透過文化藝術的展現加以交流,這也只有深耕文化圈的《新網新聞網》能做的最好,了解藝文的「麻哥」能開出藝術界的一片天,唯有堅持自己的理念,及擁有傳播的力量,才是眾人所盼望,也才是《新網新聞網》一直傳遞的。
 感謝《新網新聞網》的獨善清流,感謝「麻哥」的堅持,有您真好!

台電公職吳其祐
     2014/2/27至2016/11/13擔任《新網》採訪記者

 身為一位新聞系出身的學生,很榮幸自己能在混濁的新聞圈中認識麻大哥和《新網》,也很開心曾有段和麻大哥一起跑新聞的時光,受到他諸多的照顧和藝文薰陶,至今仍感恩在心。
 也許《新網》相較其他主流媒體的網站顯得陽春單調,但也正是因為網站少了華而不實的外表,反而更凸顯好內容的珍貴。這不僅是藝文媒體圈所沒有的,更是整個媒體大環境中所缺少的乾淨媒體,《新網》不報導腥羶色、八卦、業配,只提供讀者優質、實用的好新聞。
 縱使經營地再辛苦、拮据,麻大哥依然每天騎著摩托車努力跑新聞、寫新聞,兢兢業業地經營《新網》,時常每天忙到半夜卻仍樂此不疲,讓人看了也忍不住想為他堅持理想的傻勁一起加油、盡一份心力,期望他和《新網》都能長長久久。
 對了!我現在有賺錢了。我也想幫助《新網》持續經營下去~麻大哥有需要贊助不要客氣喔,我真的很希望能幫上《新網》的忙,讓這個美好的藝文媒體可以一直走下去!

張湘甯給《新網》的一封信
     2018/3/1至今擔任《新網》公關

 眼下眾多媒體中主流總是以流行八卦為導向,而少之又少的則是人類建立素質來源的藝術人文領域。
 認識麻大哥這兩三年來,總是看著他為藝術獻上用生命燃燒出的熱情在奔忙,沒日沒夜,沒夜沒日的苦心經營《新網》這片天地。
 若沒有麻大哥為藝術做這樣的犧牲付出與堅持,我不敢想像現今媒體能為人們建立出多美好的素質。
 由衷感謝麻大哥無私的奉獻和不斷為藝術界去構思出一個個企劃,甚至努力將理想實現,讓我們在現今紛擾環境中還能從藝術上獲得讓心安定的力量。
 藝術需要有人這樣努力維繫,需要這樣的平台媒介讓藝術傳播出去。
 感謝《新網》。
 感謝善良勤奮不懈的麻理事長。
 感謝即將開幕的畫廊。
 現在讓我們ㄧ起鼓勵支持,並感謝這一切,因為有這一切,才讓藝術之火不熄滅。

藝術能使世界美好
     2020/7/22至今擔任《新網》秘書長

 在恩師陳朝寶未引薦麻念台理事長認識時,原來我們早已經是FB上的《新網新聞網》NewNet好友,當今世界亂象叢生平常不喜歡看電視新聞的我,卻一直很喜歡Follow!原因是所有的報導皆是良善的藝文!藝術能使世界美好。
 瞭解《藝坊文化空間》在最艱辛情況下創建,又逢全球性新冠疫情來襲,雪上加霜卻仍苦撐至今,在即將開幕前感覺這就是莎士比亞那句話的真義,「每一粒厄運的種子,卻包孕著未來豐盛的果實。」
 而初次到《藝坊文化空間》與麻理事長討論與大陸《寫生中國》王友根館長聯合舉辦海峽兩岸網絡展示事宜時,相談甚歡。非常佩服麻理事長拼命三郎的個性,可以為了藝術,散盡家產也在所不惜,真的是人間奇葩。
 想到自己也是一路走來為了愛藝術犧牲奉獻了許多,卻甘之如飴。心生惺惺相惜的感覺!
 其好人緣促成此次當代66名家聯展,藝術家多半都很有風骨,許多大都與麻理事長相知相惜,憑著他一通電話便全力支持。畫廊內有攝影棚、有直播間、更有資深媒體人的傳承經驗、此次丞雨很榮幸能應麻理事長邀請擔任祕書長職位,盼共同努力為藝術一起奮鬥。
 套句愛默生名言,「偉人的力量大於物質力量;這精神能戰勝物質的思想,可統治世界。」
水墨畫家丞雨 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