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集.無限-永遠在合作中" 第12屆臺北數位藝術節開跑


新網記者陳明明台北特稿
2017/11/10 下午 08:35:17 / 文化藝術

 2017年第12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以「集.無限-永遠在合作中」為題,邀集國內外共17位優秀藝術家參展,包括長期居住德國的日本藝術家平川祐樹、來自英國與韓國的藝術家組合泡菜與薯片(Kimchi & Chips),臺灣藝術家王新仁、王博彥、江亦瑄、吳秉聖、姚仲涵、張永達、張徐展、張騰遠、張耘之、陳彥任、陳韻如、曾偉豪、鄭先喻、廖祈羽等,展期從11月10至19日。

2017年第12屆臺北數位藝術節來自英國藝術家Kimchi說明創作理念。(歸鴻亭攝影)
 第12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駱麗真表示,本次展出作品《光之結界Ⅱ》為動態裝置創作,透過獨特手法賦予光的實體質感,加上震撼人心的聲響,帶領觀眾進入虛無迷人的空間場域。本系列作品在2017年獲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卓越獎(Award of Distinction);旅德日本藝術家平川祐樹,作品使用影像來提煉隱匿於事物與空間背後的時間,將數位化的技術帶入柔軟的生命力,這次帶來全新無聲錄像作品《Ice Circle》,在八頻道的影像中,北歐大自然的冰川景象透過緩慢且無聲地在時間的帶領下更迭變化。

王博彥地圖誌系列作品。(歸鴻亭攝影)
 陳韻如與江亦瑄以數位藝術與數據資料為核心,共同創作資訊視覺化的裝置作品《數據森林》,從大數據探勘與拆解出發,希望觀者參與投射,那些關於他們的網路日常,同時來自意識裡《的經驗;那風、溫度、與行人一同唱的曲子》為聲音藝術家張耘之與影像創作者陳彥任的共同創作,觀者進入展場可見來自藝術家蒐集臺灣幾處的影像投影,藝術家利用程式抓取中央氣象台最新數據,據以調變影像與聲音變化,引領觀者觀看時,感官更趨近異地;聲音創作者吳秉聖與新媒體創作者張徐展的共同創作《Space in Space計畫》,嘗試將常民文化儀式性的元素融入時下流行的VR影音裝置,透過數位空間轉換死亡的祭典,探尋觀賞經驗的另一種可能。

陳韻如、江亦瑄共同創作的《數據森林》。(歸鴻亭攝影)
 王博彥拍攝紐約地鐵站長期使用的廣告看板,形構出作品《地圖誌系列》,鄭先喻探討存在與監視的作品《沙箱》,以及張騰遠為逃生至地球的使用者虛構生存方法的動畫裝置《逃生至地球:100種在地球上的生存方法》,藉由點狀分散於展場當中。

張耘之、陳彥任共同創作的《那風、溫度、與行人一同唱的曲子》。(歸鴻亭攝影)
 這次藝術節的另一重點即是進行臺北數位藝術節歷屆成果研究,將過去11屆獲選、得獎與展出資料進行基礎研究,同時規劃成果展,邀請過去得獎者再次展出。藝術家曾偉豪帶來首屆互動裝置首獎作品延伸創作《種聲》;長期以日光燈做為視覺及聽覺創作媒材的藝術家姚仲涵帶來作品《LLAP》;張永達展出以日本311強震資料轉換而成裝置作品《Seen/Unseen N°0 [hyper.data ver.] 》;王新仁呈現參與太陽花學運期間所創作之作品《幻象中的歷史現場》;廖祈羽則帶來第7屆台北數位藝術獎作品《Twinkle series》及2017最新創作《忘憂公園》,從中觀察藝術家歷年來的創作脈絡與成長。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陳明明 日期:2017/11/10 下午 08:35:17
關鍵字:數位藝術,駱麗真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陳明明報導
陳明明報導列表
"新梁祝" 唐美雲促成歌仔戲老中新3代傳承
文化藝術 2017/11/16 下午 08:48:52
野草舞蹈聚落"浮域誌異" 2017再現世紀末新寓言
文化藝術 2017/11/16 下午 07:11:12
鄧泰山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蕭邦"第2號鋼琴協奏曲"
文化藝術 2017/11/16 下午 03:30:5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臺大醫院腹膜透析一甲子 開創"居家透析"新未來
醫療保健 2024/12/17 下午 04:03:04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技職榮耀永續傳承-2024年第20屆技職之光今頒獎
教育學程 2024/12/20 下午 0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