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
註冊
現在時間
<
2025年7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近3月目錄
總目錄
捐贈贊助
卓越菁英
溫馨故事
勵志人生
CCSA"自立Mentor巡迴分享計畫" 10年見證自立立人力量
社會福利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公益慈善
"文馨獎"改制轉型 攜手"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打造文化ESG雙獎新風貌
突破限制擁抱可能 歡迎報名114年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夏令營
生態環保
福智文教基金會聯合34家企業實踐地球公民社會責任 清出上千公斤海洋廢棄物
里仁響應世界地球日 邀請消費者支持"2025氣候臨界影展"
人權社會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綠島人權紀念碑錄名竣工揭牌典禮 見證轉型正義新里程
教育部"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開展
宗教哲學
深耕全人教育的良善環境 2025年第7屆福智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終生學習
民俗古蹟
鹿港魯班公宴祀典隆重舉行 工藝精神代代傳承
彰化木雕人間國寶傳承二代 施懿紋木雕傳習學成10年個展開展
天文地理
細說18世紀臺灣故事 故宮清代彩繪圖籍與古地圖列重要古物
國立中央大學致贈小行星緬懷武俠電影宗師胡金銓
經史子集
推廣正體楷書漢字書寫 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舉辦"全球正體漢字書法比賽"活動
臺灣文學金典獎改編媒合會吸引近百位業者熱烈參與
臺灣首度以主題國之姿亮相首爾書展 展現"臺灣感性"魅力
教育部舉辦114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會議 共商文化傳承與社會共融之道
繪本及圖文書學校開學 文化部長李遠"希望這裡成為繪本天堂
王雲五基金會珍藏圖書捐贈國圖 豐富南部分館館藏
2025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第2階段報名開始
印度當代文學新星舒班吉·史瓦魯普首次來臺與吳明益謝旺霖展開文學魔力對話
響應世界閱讀日 國圖攜手國發會雙語贈書 展現國圖南部分館知識願景
投稿者從10歲到92歲跨越海內外 第27屆臺北文學獎今頒獎
國圖籌辦"東亞古典與當代文化中的動物書寫"國際會議 匯聚學者開拓臺灣漢學學術前瞻議題
臺文館臺灣漢詩推廣系列活動展開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We TAIWAN"主視覺公開
中央大學推動"閱讀習慣運動" 以閱讀紙本書習慣取代手機育兒
"2025南投縣玉山文學獎"邀請您來投稿
首屆臺北戲劇獎吸引73件作品報名入圍名單揭曉 見證臺灣劇場邁向新里程碑
國父紀念館與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合辦學術研討會
繪本及圖文書新秀獲獎勵說明會 正式啟動1年陪伴計畫
2025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正式啟航 李遠:努力爭取辦理"金繪獎"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
推廣書法教育 福智國小創新書法檢定模式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 "觀察者論壇"搭建專業交流網絡
全球怪獸大集合 臺文館2025故事聯合國開跑
總獎金370萬元 2025臺灣文學獎4/15受理報名
國內外作家進駐歷史老屋尋找文學繆思 2025臺灣文學基地駐村計畫即日公開申請
文化藝術
首屆國家級繪本獎"金繪獎"7月1日起受理報名 總獎金327萬元
今夏北藝中心暑期音樂劇營陪孩子找到自己節奏
臺灣豫劇團夏日戲曲超展開 中青世代同臺演繹 老戲玩出新火花
故宮推出"宮樂響起:文獻中的宮廷音樂"特展諦聽千年樂舞聲
建構臺灣當代工藝的感知與未來文化行動實驗場 "漫.蔓.慢-工藝漫活主題展"開展
臺中國家歌劇院暑期親子劇場"光之星球"熱情演出
今年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檔歌仔戲 尚和歌仔戲劇團30周年推出"參拾號夢.戲神養成記"
雙金設計師楊士慶操刀 2025臺灣文博會主題"水風景"主視覺正式亮相
2025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噔噔!登上彩虹塔"8月起巡演全臺8縣市
伍斯特美術館52件印象派珍藏富邦美術館開展
2026學年度"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啟動徵件至10月31日止
北藝學院秋季課程登場 從歐洲劇場到舞台實作構作與創作激盪深度對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公布演員卡司 兩個性別一個靈魂男女雙主演詮釋冒險靈魂
衛武營"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讀劇發表會落幕
北管藝術盛會登場 "綻放北管.鑼鼓齊鳴"於傳藝中心宜蘭園區揭幕
眾神降臨故宮 沉浸式數位展起跑
彰化縣立美術館推出"離鄉·懷鄉·返鄉 梁奕焚回鄉展"
工藝中心年度盛事65工藝節 一場全民參與的工藝盛會開創心工藝未來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發布年度數據報告 2024票房創18.4億新高百萬會員穩定成長
"共和國"進駐北藝中心超級大劇院 劇場實驗融入銳舞文化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澳洲辦事處攜手公布2025年"臺澳藝術交流夥伴計畫"藝術家
兩廳院夏日爵士齊聚海內外爵士好手8月登場
尚和歌仔戲劇團30周年團慶推出"參拾號夢.戲神養成記"
歌仔戲巨星楊麗花.客家建築匠師傅明光.農民文學家吳晟 獲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
二律悖反協作體"乘上未知漂流去" 穿越時代洪流與家族記憶的聲音劇場之旅
最瘋狂的鋼琴PK賽限時生存賽 "鋼琴大鬥法"全新製作今夏火熱登場
"2025-2026年西班牙GENALGUACIL小鎮博物館駐村暨參展計畫"即日起開放徵件
2025臺灣工藝季盛大展開 走訪38展區漫遊臺灣工藝
北管藝術齊聚傳藝中心宜蘭園區 "綻放北管.鑼鼓齊鳴"6月登場
臺北榮民總醫院書畫藝廊盛大開幕
搖滾擂台熱血開打 盜火劇團製作"痛感一擊"首演
維也納愛樂首席化身雙重角色 霍內克親自執棒領奏國臺交
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人聲壯遊'中歐風情畫"以歌聲唱響中歐與台灣
衛武營歌劇10年 推出全本'羅恩格林"臺灣首演
雲門流浪者計畫疫後首批旅人現身分享 第19屆徵件啟動
撼動國際劇壇 8位唐氏症演員翻轉莎劇經典"嗨姆雷特"
一心戲劇團攜手德籍導演盧卡斯 衛武營戲劇院打造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 明華園總團顛覆傳統打造歌仔戲穿越喜劇
史博館518國際博物館日免票入館 VR科技體驗城南走讀欣賞臺灣藝術史重量級展覽
臺灣新生代舞團身體處方新作"非普通服務"6月臺灣首演 7月攜"㒩"再戰法英墨
投資國家戰略重點文創產業享租稅優惠 114年文創產業投資抵減暨租稅優惠說明會開跑
國父紀念館走讀台東南迴 體驗南島文化之美
臺文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即將登場
高雄國際旅展推出"江戶浮世之美" 故宮鎮院三寶即將於故宮南院登場
開啟認識陳澄波新視角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吉賽兒"首度登上臺灣舞台 阿喀郎.汗攜手英國國家芭蕾舞團重構經典
2025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系列節目即將啟售
亞洲最大管風琴前進菊島澎湖 衛武營VR計畫奏出藝文平權跳島樂章
NSO榮譽指揮呂紹嘉 將呈現蕭斯塔科維契"第15號交響曲"
厭世時代的解藥 "舞動狂響"喚醒你對生命的悸動
表彰工藝領域最高成就樹立典範精神標竿 2025年"國家工藝成就獎"今起徵選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中原大學再現莫札特"唐.喬凡尼"
推廣臺灣原生音樂文化 臺灣音樂館啟動"偏鄉學校巡演推廣計畫"
藝術品進口免繳納稅款保證金之第三方擔保單位許可申請 114年第1次申請時間自5月1日至5月31日止
用戲劇翻轉想像 113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落幕
臺南生活美學館喜迎70年館慶 "南臺灣工藝大展"開幕
英國畫家"威廉.透納"真跡畫展首度登台 4/23透納250歲生日首波限量套票預售票開賣
國家歌劇院新藝計畫 虛實拼貼的"日夜顛倒的唐吉訶德"
2025年"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登場 助攻藝術臺灣隊登上世界舞台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開幕
用舞蹈展現臺灣文化生猛多元的能量 2025"艋舺國際舞蹈節"起跑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今日開幕
戴含芝高瀚諺打擊樂獨奏會"Inception"6月登場
樂壇傳奇湯瑪斯.漢普森睽違8年再登臺 與準.馬寇爾攜手NSO獻聲馬勒"少年的魔法號角"
NCO器樂大賽 2025"無懈可擊"打擊新秀選拔決選名單出爐
創作發表
文字藝術
旋律藝術
造型藝術
表演藝術
生活藝術
食衣住行
美饌饕餮
里仁再度贊助台灣學校午餐大賽 "珍食里仁獎"鼓勵惜食助農守護校園永續餐桌
服裝飾品
居家裝潢
交通運輸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教育部召開114年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會議 聚焦情障自閉症輔導轉銜及融合教育推動
屈光手術傳奇巨擘齊聚台灣 2025年國際眼科盛會登場全球25國眼科醫師齊聚台灣
2025世界白斑日 專家破除白斑症迷思助患者重拾自信
耳中風快就醫 臺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創新治療成功搶救聽力
心臟不停跳微創修補 臺北榮總心臟外科引進二尖瓣逆流治療新選擇
健檢抗老
美容美體
整型保養
運動休閒
體育活動
有氧健身
寵物世界
福智關廟護生教育示範園區"寵蔬福萌寵同樂會" 打造萌寵身心靈永續幸福
花木園藝
社區營造
親子銀髮
孕前產後
青少兒童
金車攜手ICYE推動飛颺國際志工計畫 陪伴臺灣學童與世界對話
完善公幼托育時間 延長照顧服務成為家長育兒幫手
玩具遊戲
教育學程
水上的無障礙教室 國立屏東特教學校與潮州高中融合教育SUP初體驗
啟動學前閱讀計畫 培養幼兒閱讀習慣與興趣
教育再升級 計畫補助校園優質學習向前
高中開設族語選修課程 鼓勵學生學習原住民族語文
福智教育園區啟動"蜜蜂課程"有成 師生開啟養蜂人生實踐食農與護生理念
推動"課中學習扶助" 多元教學策略激發學習潛能
114學年度教保服務機構招生陸續開跑 提供平價多元入學選擇
青年署攜手大專響應國際SDGs 拓展學生永續發展職涯
透過學子與世界對話雙語教育推動國際交流 福智教育園區傳遞善美和樂的價值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部國教署補助縣市辦理多元閱讀活動 活躍離島學生閱讀素養量能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退休生活
文教活動
校長專業成長"透過藝術與歷史對話探索轉型正義"研習
跨越語言與文化的距離 教育部境外學生接待家庭計畫用行動連結世界
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開辦20週年 優藝劇現推廣活動隆重登場
113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獲獎優異學生赴海外專業研習成果發表
協助在美學生返臺學習 教育部提供諮詢專線
2025科學探究競賽生活化探究開創新局 跨域合作打造全民科學力
學生藝團青春開麥 "2025好優Show學生藝團"活動開跑
"第4屆健康飲食小主播"創意競賽熱烈報名中
透過官方平臺安全登記申請 教育部試辦發放終身學習票券
教育部辦理"安全計畫介入工作坊" 提升輔導人員知能強化校園學生自傷級預防工作計畫
2025總統教育獎 60名學生綻放生命光芒
從育樂到造夢 救國團2025暑期活動開啟青年培育全新世代
教育部鼓勵學校打造雙語生活化校園 補助計畫徵件至6月12日止
2025年第25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 我國獲5金3銀
U-start支持77組校園新創團隊 114年度獲補助名單揭曉
教育部推動校園調和程序 著重對話釐清誤解促進校園和諧
高級中等學校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推廣計畫 114學年度計畫徵件開跑
教育部舉辦2025幼兒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暨大師工作坊
先探索再學習 清華大學成立探索學習中心
攜手深化學生公共參與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培力及傳承活動登場
國教署辦理"宣示公約CRC.CRPD.CEDAW-提升特殊教育性平知能GRSBP成果觀摩會"
教育部公布114年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簡章
"青聚點計畫"2025年全面升級 4大亮點助青年地方創生實踐
臺大風險中心揭能源公平調查 籲強化政策溝通釐清能源貧窮結構風險
流行時尚
生活百科
吃喝玩樂
鐘錶眼鏡
星相命理
精品蒐藏
消費資訊
9成消費者在意買到瘦肉精肉品 消基會呼籲食藥署檢出瘦肉精者應逐批檢驗並標示萊劑
影視娛樂
電影世界
國家影視聽中心7月主題節目"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 一次看完大師生涯代表作
李遠力推27臺片"國片起飛"綻放創作能量 20名資深監製聯手力挺
電視螢幕
號召全民守護地球 Love Nature 422世界地球日"狂野天空"首播
動漫同人
2025台中國際動漫博覽會前導 Cosplay工作坊免費招生中
穿梭任意門 國際IP哆啦A夢遊台北
文策院攜手日本啟動國際條漫大賽 總獎金逾50萬助臺原創條漫國際出道
迎向T-comics新臺漫時代 首屆"青漫獎"即日起受理報名
演藝動態
第4屆素人圓夢星光熠熠慈善公益音樂會即將登場
2025"北流金舞台"報名中 下一位登上北流舞台的歌手就是你!
公開"台灣新電影"時期影人幕後訪談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國家影視聽中心"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上架千部珍貴影像史料
第36屆金曲獎入圍名單出爐 169作品角逐27獎項
婚喪喜慶
交友聯誼
兩性關係
婚紗攝影
回憶紀念
"達達的馬蹄"成絕響 詩人鄭愁予辭世
作家媒體人暨政論家南方朔辭世
嘉義市傳統工藝"鑿花"保存者蔡共新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觀光旅遊
國民旅行
寰宇遊蹤
世界搜奇
資訊科技
電腦實境
半導體領袖齊聚打造南部半導體創新樞紐 晶創主機Nano 5驅動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成果發表
虛擬網路
XR.VR.元宇宙成果齊發 教育部5G新科技及教材開發成果展
儀器設計競技挑戰 第17屆"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徵件中
未來天下
科技新知
數位傳播
電子政府
松山文創園區前總監陳玉秀接掌交通部觀光署
文化內容策進院第3屆董監事公布 董事長王時思兼任李遠期許6年有成再創新局
保障青年權益促進青年多元發展 行政院院會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
新聞媒體
各界嘉賓雲集 大中華記者友好交流協會正式成立
財經金融
奇幻仙境
國際現勢
臺奧持續合作推動雙邊學術研究 "第4屆臺奧高教論壇"在奧地利舉行
產業經濟
"奇蹟枕頭"支撐脊椎舒展背部提升睡眠舒適度 台北睡眠展邀您體驗
僑委會"線上就業博覽會" 延續實體活動媒合企業及僑生人才
兩岸關係
工商報導
餐飲美食
家庭百貨
時尚精品
交通車輛
旅遊民宿
電腦通訊
演藝傳播
健康醫美
文化教育
人物
[更多人物]
臺大醫院研發基因檢測套組 跨科團隊治療難治性甲狀腺癌
藝評
[更多藝評]
"密室三舞作"似舞非舞 給現代舞蹈創作者上一堂課
書介
[更多書介]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談"從文化到文創" 出書闡述必須迎向數位佈局全球
影視
[更多影視]
"我的完美日常"役所廣司以公廁清潔職人呈現日常詩意
議題
[更多議題]
文化預算破天荒被大量刪除凍結事件的省思
新知
[更多新知]
年底出現"行星巡遊" 7大行星齊聚地球夜空
旅遊
[更多旅遊]
現代文創園區vs清皇太極昭陵 有效經營管理能夠獲利生存值得考察-瀋陽行之七
購買商品
討論留言
建置部落
參與溝通
訂閱新聞
列印此頁
藝術史學家蕭瓊瑞談"兩岸當代水墨創作對看"-"江山如此多嬌"兩岸藝術家共繪雁蕩山書畫展
大
中
小
〔新網記者
王伊文
台北特稿〕
「江山如此多嬌—兩岸藝術家共繪雁蕩山」書畫大展於10月1日至6日於台北市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6樓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是繼2019年開始舉辦兩岸藝術家共繪黃山、長江三峽、泰山書畫大展之後,連續第4次舉辦,是藝文界重大盛事,特別邀請著名藝術史學家蕭瓊瑞教授以兩岸當代水墨創作對看主題演講。
藝術史學家蕭瓊瑞「江山如此多嬌—兩岸藝術家共繪雁蕩山」書畫大展演講上認為藝術史學家難為,容易得罪人。
(王伊文攝影)
此次展覽共有兩岸50位藝術家110幅以懸崖奇峰怪石聞名的雁蕩山進行創作,雁蕩山位於浙江永嘉區域,是西晉「衣冠南渡」大量仕族文人移居避禍之地,也是南畫崛起之源,自古以來就是詩人創作與畫家寫生聖地,因此在歷史上留下大量與雁蕩山相關的詩賦畫作。
蕭瓊瑞以這次兩岸當代水墨家創作驗蕩山對看為主題演講。
(歸鴻亭攝影)
以歷史整理者自稱的蕭瓊瑞指出,現代水墨是在邁向現代藝術但又希望保有傳統下誕生,台灣早期有人評擊結合水墨、膠彩與油彩的東洋畫,受日本影響太深,認為藝術創作首重氣韻生動,不認同色彩繽紛的呈現,這是戰後台灣藝術界南北宗之爭,但這些當年支持傳統水墨反對省展中受日本影響評審的人,自己也轉向台灣變相水墨的變革,其實變相水墨就是南畫,也是當年中國青綠山水濃墨丹青流向日本而成的膠彩,這些南畫來到台灣被稱為東洋畫,東洋兩字並不是代表日本而是相對於西洋畫的名詞,而南畫其實源自中國浙閩的南宗派繪畫。台灣現代水墨的創新在世界水墨畫圈是相當受讚賞的,「對寫美術發展史的我而言,藝術如果沒有創新是否值得史上一書呢?」
此次展覽共有兩岸50位藝術家110幅以懸崖奇峰怪石聞名的雁蕩山進行創作。
(歸鴻亭攝影)
蕭瓊瑞針對兩岸50位藝術家共繪雁蕩山的111幅書畫作品來看他們技法與表現。首先看台灣曾安田誥書法行草,這種狂野的草書深受日人喜歡,杜忠誥有些字會特別拉長形成特色,但是往往作品多呈一個面貌,如果再放鬆一些會更有變化。相對我們看以構圖表現的董陽孜,她不是在寫字而是在以線條作畫,受西方抽象化的影響很大,相信她的創新會在藝術史上留下紀錄。陳陽熙書法銳角明顯,林章湖則是下筆比較輕提筆多,一路下來字與行間寬鬆變化大,帶有這種行體的草書很有特色,就像講話語調可以看出思想。其實女性思維與男性非常不同,相信將來台灣會有更多女性書畫家,如連瑞芬及重筆很有特點的陳玉鈴等。接下來看大陸藝術家,吳雪行書對聯相當好,王義軍雖然很年輕,作品也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雖然現在用簡體字,但是書法還是用繁體。台灣名家張炳煌的書法,看的出來下了很多功夫,但以史學角度來看,藝術既要入也要出,而有時出比入更艱難。在篆隸金石文這種字體上大家寫起來都非常像,要寫出與人不同非常不易,我們看連勝彥的作品,有一種從字中間往兩側外擴的感覺。
曾安田草書狂野。
(王伊文攝影)
大陸的書法藝術家陳吉,則是非常內斂,有筆但沒外放,也相當好。書法的評論相當不易,因為評論能不能形成任何語言取決於美學,蕭瓊瑞認為台灣在美學這點上大有可為。是否能自成一體或風格是決定能夠在歷史留下紀錄的關鍵,真正留下來的都是與別人不同的,每次講傳統藝術時常常流於聚焦工藝,藝術應該由技進藝,由藝進道,是一種「隨緣不隨我」的思想境地。我覺得陳玉鈴、陳吉與林章湖的書法作品都非常好。
黃曉波的留白很有特色。
(王伊文攝影)
接下來有關繪畫部份,蕭瓊瑞表示,王南雄的作品以傳統的皴法加上現代的素描技巧,以一點透視的西方構圖,讓他想起台灣運用現代素描入水墨的何懷碩,在寬鬆與嚴謹之間造景。其實中國在用筆用墨,還是比較講究強調基本功的訓練,所以大陸畫家繪雁蕩山多以傳統筆法,像施江城以水墨運用與瀑布來創作雁蕩山,管笢棡的皴法墨韻有入有破,宰賢文也類似。而台灣張春發的作品《雁蕩大瀧湫》,在山的表現還是傳統筆法,但看起來比較不一樣,差別在大量留白,以留白來推出空間,筆法雖然還是傳統的,但構圖卻是現代的形式。我們說筆法是突破的切入點,但構圖更是改革的方式,就像張春發作品《雁蕩山色》,將書法放入構圖中。
蕭瓊瑞請中華文經發展協會理事長蔣世傑(右)簡述雁蕩山歷史。
(王伊文攝影)
王佛生則以綠韻濃密來表現雁蕩山,羅振賢則以較特別山峰的構圖來表現,他的皴法受傅狷夫的影響,傅狷夫創造了台灣的皴法,對他的學生作品能在省展頻繁出現,對爾後以傳統筆法表現台灣鄉野風格有很大的影響。林章湖的《遊雁蕩》後面山水還是傳統形式,但是加上了彩虹與人物,他曾在北京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他以傳統加上後現代模式表現。後現代與現代之間差別在心情放鬆,含有一種幽默感與包容感動。染這種技法往往需層層加上,甚至高達數十上百,這是張大千最擅長的,也是西方畫畫訓練下要轉入水墨風格時比較沒法出色表現的地方。林進忠的雁蕩山畫法也受傅狷夫的影響,但是他在空間虛與實、硬與柔軟之間表現得很好,瀑布與水流下以染的表現很好,其實這些都是傳統與現代的交互手法運用。
蕭瓊瑞認為顏哲聖作品有塞尚立體派風格,顏聖哲(右)親自說明其創作特色。
(歸鴻亭攝影)
陳炳宏畫雁蕩山把盆景與景色結合起來的超現實構圖。莊伯顯則以大量豐富的色彩來表現雁蕩的季節變換。顏聖哲在筆法上採用傳統但構圖上則以簡潔切割方式,看的出來有受他的老師江兆申的影響,但是顏聖哲特點是文人加上鄉土的風格,很有塞尚立體派的味道。塞尚是現代藝術之父,他突破文藝復興以來一點透視與學院派的漸層法,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羅罡用筆很有表情很有力量。程代勒曾到大陸求學,但是這次他畫的雁蕩山比較不似他典型用筆觸及直視及運用書法的特色。江明賢一直在構圖上很有特點,他是留歐,早期常採用細線表現,但線條不是傳統的圓潤方式,這次雁蕩山是採用細長的構圖,用東方意境但西方手法,不是用潑灑但使用比暈染更多水分及紅與黑強烈對比表現。
林章湖以傳統山水加上彩虹與人物的新現代主義的雁蕩山作品。
(王伊文攝影)
大陸畫家梁明則用強烈情緒的筆法,再加上細碎細節與留白讓人感覺到新意,形成強烈的對照性表現。陳陽熙所畫的雁蕩山手法也相似,左下方還有個老僧入定的影子。朱振南以傳統筆法墨彩來詮釋現代,雖然有些傳統藝術家不贊成這樣,但蕭瓊瑞認為藝術則是每個人有各自的路,重點是做自己並做的好。像劉國松把水墨最到最高最好無人可及,但可能不容易成為宗師,因為沒人比他畫的好,其實最好是讓每個學生都畫得不一樣但都受到其影響。劉國松後來已經從繪畫世間景物發展到太空畫,被哈佛美術館收藏及古根漢美術館讚譽為華夏20世紀第一人,他把人間山水提升到宇宙風景。
周石峰用大片色彩用線條切割很有新意。
(王伊文攝影)
這次葛茂柱運用重彩與留白表現雁蕩山,以傳統但透著一點奇特元素,顏色也用中國傳統岩彩畫的表現,這種方式若沒掌控好容易流於裝飾畫。其實岩彩畫就是膠彩畫,以天然礦岩磨粉加水或膠或油或蛋調製,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周石峰以大片色彩加上切割線條描繪山峰,也是新的畫法。茹峰全部以黑墨方式表現空間變化與山林深邃的大自然力量,相當的好。徐琳則是以傳統中國水墨與西方水彩點染手法來詮釋雁蕩山。李振明顏色透明加上多樣技法來創作雁蕩山。所謂現代水墨主要是技法突破與題材革新,現代主義最早被稱為形式主義,曾被批評沒有內容,這是不對的,因為形式就是它的內容。莊連東以文化主體綜合各種技法,此件作品很有大陸的味道,像真似假。但我個人更喜歡他燒製的東西,是一種繪畫延伸的技法革新。何堯智用大塊水墨來詮釋。范立德作品就是中國特色那種講究筆的力量,畫面具有爆發力的感覺。
陳炳宏把盆景與景色結合的超現實主義。
(王伊文攝影)
台灣畫家李沃源色彩比較豐富。林永發的雁蕩山用簡筆畫法,簡筆畫的困難就是要有自己特色並不容易,要在簡與拙之間表現簡練的感覺。大陸畫家王曉暉用奇特構圖的方式展現虛與實,畫面有趣味。熊紅剛以破碎的筆觸點染之間產生意境,賈榮智以傳統技法加上現代的造型線條畫來畫雁蕩,較接近輕水墨畫有一點變形有一點簡化。陳朝寶早期畫漫畫然後畫現代水墨,作畫裡常加入一些特別符號,如果畫面拿掉符號他的特點就不易展顯。許琪萍以現代筆法但傳統構圖表現。連瑞芬跟以前畫法不同,用染的方式層層疊疊,原來她多以現代形式的構圖,但這次為特定主題改變畫法。曹茵茵偏向於多媒彩,她是不是長期從事水墨的畫家?如果不是她可以繼續,如果是的話,那就不必再畫水墨。袁金塔的雁蕩山只有出現在畫上一點點,他從鄉土寫實出發進入後現代,但他燒製的作品是前無古人的。
蕭瓊瑞對此次展出作品作簡單結語。
(王伊文攝影)
蕭瓊瑞對此次展出作品作簡單結語,有人說風格是一種標籤會把你綁住,其實風格代表藝術家思維的成熟,梵谷不是一生在創造自己風格,而是生命成熟後自然形成他的風格,風格代表藝術家思維的成熟,所以不是標籤,要用一生去尋找。方向比努力還重要,方向對了就能得道。
大
中
小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王伊文 發稿日期:2022/10/2 下午 06:34:32
關鍵字:
蕭瓊瑞
,
水墨
,
江山如此多嬌
,
雁蕩山
,
張榮發基金會
可能有興趣閱讀的相關報導
向吳興國取經 日本一粒萬倍與臺灣當代傳奇的初次接觸-臺日文化交流新篇章之二
NSO樂季壓軸 歌劇音樂會華格納"飛行的荷蘭人"啟航
日本舞台劇"一粒萬倍"自東京前來踏勘前來台灣文化交流發展機會-臺日文化交流新篇章之一
光之畫家"崇高的迴響"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登場
留言板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
★★
★★★
★★★★
★★★★★
Email
驗證碼
GYfx
(有分大小寫)
同步在Facebook上發表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無
圖片
只限jpg檔和png檔
購買商品
討論留言
建置部落
參與溝通
訂閱新聞
列印此頁
閱讀更多王伊文報導
[
王伊文報導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標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4/3/8 下午 06:45:16
創意能量編碼 "藝次元"聯合創作展淡江大學文錙中心開展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3/11/7 下午 07:19:52
台北愛樂攜手簡文彬 250人陣容再現威爾第"安魂曲"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3/11/7 下午 05:49:51
"2023 TCCF創意內容大會"創下歷年參展最大規模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3/11/3 下午 06:52:32
2023/24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地球說話:給紙發聲"開展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3/10/24 下午 07:22:05
NSO攜手朱宗慶打擊樂團小提琴家黃俊文 管絃樂打擊樂交織極致音樂饗宴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3/10/20 下午 07:18:00
台北當代美術館與韓國ACC合作"偶然的運轉" 提問人類中心主義與AI如何共處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
新網專題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專題標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7/1 下午 11:39:34
向吳興國取經 日本一粒萬倍與臺灣當代傳奇的初次接觸-臺日文化交流新篇章之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7/1 下午 07:56:18
NSO樂季壓軸 歌劇音樂會華格納"飛行的荷蘭人"啟航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30 下午 11:50:10
日本舞台劇"一粒萬倍"自東京前來踏勘前來台灣文化交流發展機會-臺日文化交流新篇章之一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6 下午 06:58:05
光之畫家"崇高的迴響"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登場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2025/6/26 下午 05:31:41
臺大醫院將舉辦130週年院慶研討會 緩和療護30載回顧安寧醫療旅程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5 下午 07:18:53
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沉浸體驗一場愛與勇氣之旅偶戲激發想像力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5 下午 07:02:31
來自臺灣山林的鼓聲走進世界文明之心 優人神鼓2025歐洲巡演啟動
資訊科技
電腦實境
2025/6/25 下午 04:49:17
連接AI未來 國科會助攻中央大學打造超高速低耗能世界級雷射光源
影視娛樂
演藝動態
2025/6/24 下午 07:48:40
春河劇團團長郎祖筠開班授徒 與導演林煜為打造"FUN演生活學"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4 下午 07:09:17
于魁智李勝素與中國戲曲學院名家來台匯演
第1頁,總共1566頁
最後1頁
後1頁
後10頁
後100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
新網新聞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新聞標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5 下午 06:18:13
首屆國家級繪本獎"金繪獎"7月1日起受理報名 總獎金327萬元
資訊科技
電腦實境
2025/6/24 下午 04:53:12
半導體領袖齊聚打造南部半導體創新樞紐 晶創主機Nano 5驅動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成果發表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2025/6/23 下午 07:43:18
教育部召開114年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會議 聚焦情障自閉症輔導轉銜及融合教育推動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3 下午 07:00:18
今夏北藝中心暑期音樂劇營陪孩子找到自己節奏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3 下午 04:18:21
臺灣豫劇團夏日戲曲超展開 中青世代同臺演繹 老戲玩出新火花
親子銀髮
文教活動
2025/6/20 下午 06:08:55
校長專業成長"透過藝術與歷史對話探索轉型正義"研習
影視娛樂
電影世界
2025/6/20 下午 04:46:05
國家影視聽中心7月主題節目"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 一次看完大師生涯代表作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20 上午 10:19:19
故宮推出"宮樂響起:文獻中的宮廷音樂"特展諦聽千年樂舞聲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6/19 下午 07:17:54
建構臺灣當代工藝的感知與未來文化行動實驗場 "漫.蔓.慢-工藝漫活主題展"開展
親子銀髮
文教活動
2025/6/19 下午 06:11:11
跨越語言與文化的距離 教育部境外學生接待家庭計畫用行動連結世界
第1頁,總共1721頁
最後1頁
後1頁
後10頁
後100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閱讀更多新網工商
[
新網工商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工商標題
工商新聞
餐飲美食
2025/3/17 下午 07:33:22
傳承經典江浙風味發展創新潮流料理 上海鄉村南京16門市開幕
工商新聞
旅遊民宿
2020/6/23 下午 07:34:23
富豪旅遊強推拉拉山采風! 來一趟最安心的旅遊
工商新聞
家庭百貨
2020/4/12 下午 02:09:26
夏日將至 別忘平日做好冷氣保養避免損壞維修
工商新聞
健康醫美
2019/1/7 下午 06:21:12
近視人口激增 飛秒雷射治療近視成主流
工商新聞
家庭百貨
2018/12/19 下午 08:12:25
"歐華有愛助罕病" 善款用於罕見疾病家庭醫療照護
工商新聞
健康醫美
2017/9/15 下午 03:12:22
張懷媗拍戲意外 走過暗黑轉戰生技保健食品重生
工商新聞
時尚精品
2017/4/20 下午 07:34:44
林心如站台 玉世家開拓大遠百首間中部據點
工商新聞
健康醫美
2017/4/12 下午 06:05:33
翻轉運動觀念 學齡後兒童每日應60分鐘身體律動
工商新聞
家庭百貨
2017/3/7 下午 09:11:16
掌廚人就該拿好刀好鍋 德國廚房用具全新產品上市
工商新聞
文化教育
2017/1/12 下午 08:21:35
105年大學學測指考 羅傑英文小班制成績亮麗
最後1頁
後1頁
後10頁
後100頁
前100頁
前10頁
前1頁
第1頁
關於本站
網站導覽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廣告刊登
友情贊助
志工招募
合作提案
連絡我們
後台管理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新聞網》 電子郵件:
news@newnet.tw
LINE ID:newnetnews
版權所有 1998-2023新網© ※本站為安全網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及其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