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
註冊
現在時間
<
2025年1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近3月目錄
總目錄
捐贈贊助
卓越菁英
首將"徒步"風潮帶入劇場 推出療癒之作"行還行-路在我心中蔓延"
溫馨故事
勵志人生
社會福利
公益慈善
金車攜手家扶搭建學習舞台 頒百萬獎學金助182名兒少向學
生態環保
史博館退役舊建材 RENEW出生活新雅緻
全球首份種樹評估型SROI國際認證報告 慈心基金會獲高度肯定
開啟國際合作里程碑 亞洲首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年會在臺北登場
國父紀念館為提升中山文化園區生態美學環境啟動"優化翠湖水質"計畫
人權社會
文化部與地方聯手 鼓勵萬人以上場館熱門活動實施實名制防堵黃牛
2024世界人權日 傳唱自由人權
宗教哲學
重要民俗"北港進香"授證 展現臺灣媽祖信仰文化生命力
終生學習
民俗古蹟
南科考古館"千年俯瞰400:走向西拉雅族的原住民考古"特展開幕
天文地理
經史子集
"藝術家"雜誌2024年度票選活動 "10大視覺藝術新聞""10大公辦好展覽"結果出爐
第25屆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大獎 瞿筱葳"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獲選
第28屆"臺法文化獎"得主揭曉
國圖臺閱節力推"世界交享閱" 與全球文化一起共讀挺臺灣
臺文館推出"捷克現當代文學展" 聚焦臺捷共同足跡
文化部媒合青年創作成果 新銳小說家展現多元書寫能量
文化部"第23屆文薈獎"頒獎 見證生命多元展現無限可能
傳承書藝宣揚文化 第40屆"國際蘭亭筆會書法展"桃園文化局開幕
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照亮文學星空
2025"金蝶獎"15本入圍名單出爐
文化部文化禮金114年藝文消費點招商說明會報名開跑
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平路"夢魂之地"獲金典獎年度大獎
福智文教基金會2024"恆星經典會考"逾4,300位報考 31位90歲長者獲"經典德劭奬"
教育部公布第28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第68屆學術獎得獎人
飛越田野探索有機生活的初心與美好 親子共讀繪本啟發行動力
教育部114年3月臺灣台語認證考試 10月21開始報名
歡慶戶外教育年會10周年 "鏡頭下的戶外教育"攝影展講座
蔣萬安宣告臺北文學館選址落腳公館大樓 預訂2027年底開館營運
文化藝術
文化部文化體驗藝術入校交流會 教學藝術家課程示範激盪各種教學可能
文化部114年"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名單公布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推出"翻轉系列"首部曲
臺博館"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 發表偶戲叢書揭偶戲文化面貌
114年"振興振心-文化部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即日起受理線上申請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博覽會 聚焦發掘40歲以下"藝術新星"
第36屆傳藝金曲獎自元旦起開放報名 至114年2月8日截止
教育部X青藝盟X衛武營 "牽風箏的人2.0""教學藝術家專業發展計畫"合作啟動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 兩大徵件同步啟動
故事工廠11週年活動 眾星雲集持續探討社會議題
文化部長李遠授證南管音樂保存者陳嬿朱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推出音樂戲劇與視覺沉浸式多媒體藝術饗宴
2025NTSO青年音樂創作競賽決賽音樂會即將登場
2025元旦相約衛武營 維也納愛樂全球唯一戶外直播&羅大佑音樂人生"港都"歸鄉
鋼琴家江宇婷攜手台北愛樂少年樂團"美洲巡禮"票房完售
為聖誕節跨年夜增零用金 2024年文化幣使用倒數9天呼叫還沒領用青年趕快領
"2024集保藝術賞-視域臺灣"展覽 金車"集保藝術賞"進入複審展出
圓點幻境經典重現 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展出
"春之祭"經典再現 北藝大攜手碧娜.鮑許基金會重演傳世之作
當武則天遇上楊貴妃 音樂劇"妃比尋常笑"夏宇童與管罄聯手染指大唐江山!?
昂首向前好戲看我 "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團演訓計畫"結業習藝生授證謝師
文化禮金向下延伸 明年1月1日13-15歲青年領600點文化幣
萬人嗨翻兩廳院藝文廣場 NTSO點亮"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
從學院派到自我體現 李振明創作展探索水墨新境界
百老匯音樂劇"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音樂會世界巡演正式啟動 2025年6月首度來台
呂炳川珍貴音樂文物轉贈臺灣音樂館 傳承民族音樂學不朽精神
文化部114年"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獲補助名單公布
北市青年局舉辦"國內外青年藝術家交流計畫" 全民塗鴉頂碩新景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第9屆公共藝術獎 獲獎作品備受矚目展現公共藝術多樣性
輕歌劇"微笑之國"居然是誤闖邪教? 劇場導演王嘉明翻轉百歲經典
第1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開始 李遠:讓臺灣"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
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暨鋼琴大賽 明年1月高雄登場
運用AI去問AI 國美館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開幕
染織創作逾40年 國家工藝成就獎今年得主陳景林
傳藝中心首屆"兒童布袋戲劇本創作徵選"得獎名單重磅揭曉
114年"文化部鼓勵表演藝術台語內容產製計畫"開放申請
西藏文化藝術節"天籟鼓韻"音樂會臺灣戲曲中心登場
文化部表演藝術金三角扶植升級 "臺灣品牌團隊計畫"即日起開始受理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2024台灣光環境獎名單出爐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沉浸表演互動藝術 集30週年大成"希望.和平.愛"虛實沉浸展演
文化部表揚全國績優文化志工 李遠: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文化志工是最美麗的人
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成果分享 114年度計畫即日起開始收件
推動藝術與教育的結合 "舞臺魔法.表演藝術的奧秘"圓滿落幕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25年上半年逾30檔精彩演出
夢蓮花文化藝術基金會戲劇"大寶神珠"高雄衛武營公演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開幕 35組藝術家共83組件作品展出
"2024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全國分區座談會"登場研議
丹青繪壯圖書畫開新運 傅狷夫書畫學會會員聯展登場
"當代轉・動"-北區原文館聯合策展行動2.0巡迴展凱達格蘭文化館展出
李寶春首部京崑大戲 大型新編京劇"知己"考驗知己故事
文化部徵選臺灣表演團隊參與2025年"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
"低音狂想"打破傳統全新聆聽體驗 台灣首場上低音薩克斯風四重奏音樂會
故宮北院2024年參觀人次再創新紀錄 突破2023年總參觀人次
"立命.玄武-洪根深80水墨創作展"創價美術館展出
"2024鬥陣趣:神龍派對"登場 傳藝中心邀你鬥陣搖首擺尾
台灣歌仔戲盛事 藝文教育界共祝人間國寶廖瓊枝90歲生日
再現"摩登時代" 臺文館復刻1934年鄉土訪問音樂會
114年"文化部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即日起開放線上申請
英國舞蹈獎國際決賽前4強"狂履" 亞洲首演在臺登場
針對立委質詢稱文化部"斥資百億打造OTT平台" 該部澄清國發基金投資標的為"文化內容"
北教大至竹縣文化局美術館合作 簡文秀高歌鼓舞"北師·竹塹藝術展"
(你+歷史)x藝術=? 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開展
文化部發布人事安排 史博館洪世佑臺博館陳登欽林宏義主任秘書
第9屆公共藝術獎名單揭曉 "卓越獎"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傳藝中心"2024鬥陣趣:神龍派對"將登場
文化部長李遠上任後首次全國文化主管會報
聽克里斯蒂安.阿爾明,陳毓襄與國臺交來一場法式邂逅
2024臺北白晝之夜"夜行動物"們跟著法國普普雪怪遊行隊伍出沒開派對搖擺整夜
2024"臺北數位藝術節"跨域混種登場
藝術家陳輝東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翰墨燦燦-張炳煌書畫特展"桃園國際機場二航廈展出
影集式VR"莊子兵法"虛擬沉浸式"體驗 台藝大校園初登場
"黑白大廚"美食節目當紅 "一村喜事"2.0結合辦桌美食"與舞台劇好吃又好看
台中歌劇院年度旗艦製作威爾第喜劇"法斯塔夫"
國樂新秀最棒舞臺 鄭立彬指揮"聽.繁星點點Ⅳ"音樂會強棒入列
小提琴家詹曉昀出任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藝術總監
114年度表演藝術類補助計畫 即日起受理線上申請
鋼琴家葛努仙涅小提琴家葛魯茲曼接力來臺 與TSO殷巴爾合作
法國鋼琴家伊蓮·葛莉茉獨奏會只在國家音樂廳
米特成立薩克斯風教育學院 觀眾開發另闢新途徑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公布完整參展藝術家名單
2024臺灣文化日藝文活動 邀請全國民眾一同參與體驗臺灣多元文化之美
看照片聽故事 攝影文化中心座談"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
創作發表
文字藝術
旋律藝術
造型藝術
表演藝術
生活藝術
食衣住行
美饌饕餮
服裝飾品
臺北時裝週SS25開幕秀 流行時尚x圖像IP創作融合激盪臺式文化創意
居家裝潢
交通運輸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模擬人類血栓形成 加速藥物發展 國研院動物中心血栓晶片獲得CES2025創新獎
動不了口的悲哀 全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手術翻轉人生
泌尿道感染老是好不了 常常腰痠痛小心是結石在搞怪
腦震盪整合式復健照護 臺北榮總幫助運動員成功重返賽場
延後篩檢釀禍 新生兒龐貝氏症險喪命
臺北榮總智慧醫療成果亮相 卓榮泰高度肯定
長庚醫院為張口不全患者研發客製化專屬植牙零件榮獲國家新創獎
榮陽交團隊發現新的肺腺癌腫瘤生長與轉移機制 有助克服癌細胞轉移與抗藥性
臺大醫院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健檢抗老
美容美體
整型保養
運動休閒
體育活動
長庚醫療連10年獲體育推手獎 照護近6千名台灣選手
金車北淡千人走讀 走訪全台唯一溫泉眷村與馬偕行醫之路
有氧健身
寵物世界
花木園藝
社區營造
新北記者友好交流協會揭牌 各界到場祝賀
第2屆社區營造獎今頒獎 李遠:臺灣社會最有力量的就在社區營造
文化部第2屆社區營造獎名單揭曉 文化部啟動百大文化基地計畫
親子銀髮
孕前產後
青少兒童
愛在耶誕 臺北榮總兒科推親子共讀
玩具遊戲
教育學程
技職榮耀永續傳承-2024年第20屆技職之光今頒獎
113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績優人員及微電影競賽今頒獎
打破地域藩籬 教育部國教署積極推動跨校攜手共創遠距學習
退休生活
文教活動
第11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鄭善禧陳輝東獲終身成就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14年"感動地圖實踐計畫"徵件開跑
青年署113年Changemaker計畫團隊成果競賽獲獎名單揭曉
2024年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傳捷報 我國獲6金佳績
臺北市國中高中5校音樂藝術才能班聯合打造音樂盛會
2024TSSE國際學術研討會 融合教育的現在與未來
精彩科普活動玩不完 第5屆"臺灣科學節"起跑
2024"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期許教育"以人為本扎實前行"
113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月正式啟動
流行時尚
生活百科
吃喝玩樂
鐘錶眼鏡
星相命理
精品蒐藏
第5屆"高雄時尚大賞" "蝸人"奪下金賞
消費資訊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一案 消基會正式提出團體訴訟為受害消費者爭取權益
影視娛樂
電影世界
"春行"再獲西班牙青睞 登上3城院線放映
"女影31"光點華山電影館正式開幕
2024南方影展將登場邀影迷永成戲院新光影城雙開幕放映
電視螢幕
動漫同人
以科技驅動跨域創意 2024第13屆HPC臺灣動畫大賽得獎名單揭曉
演藝動態
廣藝基金會表演無界限 雲舞台獎5大類別入圍作品線上影展12月開跑
多元類型題材獲文策院原創獎 建國際合作網絡助新銳導演走向國際
金馬61移師北流舉辦 首度跨界合作推動台灣電影音樂文化
紀錄片"XiXi"獲第31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金獎大獎 "跳舞的人"連獲兩獎
"國片起飛PLUS"聯合行銷 熱血勵志愛情浪漫青春片接棒上檔
金鐘59戲劇與節目兩類完整得獎名單
婚喪喜慶
交友聯誼
兩性關係
婚紗攝影
回憶紀念
藝術家林惺嶽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保存者陳剩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瘂弦追思紀念會暨文學展 李遠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
"花蓮縣吉安鄉東昌村阿美族里漏部落巫師祭儀"保存者莊美梅辭世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辭世
台語詩人林宗源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臺南市傳統表演藝術"太平清歌"保存者麻豆巷口集英社團長郭武驥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重要民俗"賽夏族paSta'ay矮靈祭"推手潘秋榮辭世
作家聶華苓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思與敬意
連江縣聚落保存之父曹以雄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觀光旅遊
國民旅行
文化部與旅遊業及在地團隊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拓展銷售文化觀光主題遊程
"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 文化部推出10條臺灣影劇主題遊程
寰宇遊蹤
世界搜奇
資訊科技
電腦實境
"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暨"AI創新應用大樓"招商啟動典禮
國研院太空中心科工館攜手合作 "國家科技寶藏科學家的秘密基地2.0"特展開幕
印刷電路板設計日益複雜 國網中心推出雲端平台助力升級
國研院儀科中心50週年感恩歡慶暨研發大樓竣工典禮
國資圖與國研院攜手推出"機智小巨人-小小晶片造就無限可能"特展
虛擬網路
"自律先行" NCC推動網路新聞治理新模式
機器人挑戰未來產線全能MVP 2025年"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全面啟動
默克第8度領航"科普環島列車" 用科學點燃未來世代好奇心
未來天下
科技新知
中央大學光電系新發現 UVC光源延長芒果保存時間之機制
數位傳播
電子政府
"2024唸歌歡唱.歲末敘暖"臺灣傳統戲曲資深藝人交流活動
國立歷史博物館新任館長洪世佑接棒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接任
新聞媒體
財經金融
熱門演唱會黃牛事件 文化部:已掌握上千筆異常紀錄千餘件檢舉案
奇幻仙境
國際現勢
產業經濟
中部平原好風采 米糧金饌廣飄揚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兩岸關係
"雙城論壇"落幕 上海重提"兩岸一家親"簽署兩項合作備忘錄將積極推動赴台團隊遊
工商報導
餐飲美食
家庭百貨
時尚精品
交通車輛
旅遊民宿
電腦通訊
演藝傳播
健康醫美
文化教育
人物
[更多人物]
臺大醫院研發基因檢測套組 跨科團隊治療難治性甲狀腺癌
藝評
[更多藝評]
"密室三舞作"似舞非舞 給現代舞蹈創作者上一堂課
書介
[更多書介]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談"從文化到文創" 出書闡述必須迎向數位佈局全球
影視
[更多影視]
"我的完美日常"役所廣司以公廁清潔職人呈現日常詩意
議題
[更多議題]
詐騙數百位藝術家簽下"賣身契" 主謀林株楠過世一審公訴不受理但同意書未宣布沒收
新知
[更多新知]
年底出現"行星巡遊" 7大行星齊聚地球夜空
旅遊
[更多旅遊]
現代文創園區vs清皇太極昭陵 有效經營管理能夠獲利生存值得考察-瀋陽行之七
購買商品
討論留言
建置部落
參與溝通
訂閱新聞
列印此頁
臺大風險中心發布第3屆公正轉型調查報告 呼籲重視勞工青年弱勢群體淨零排放與氣候衝擊雙主軸挑戰
大
中
小
〔新網記者
陳昱吟
台北特稿〕
氣候變遷下的極端氣候風險加劇,全球面臨淨零排放的轉型挑戰,但轉型之下可能產生損害,亟需透過減緩和調適策略確保「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目標。因此,臺大風險中心連續3年以「公正轉型」為題進行民意調查,詢問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相關政策及議題的感知與意向。今年更特別著重青年、勞工與弱勢群體的補助與調適。甫落幕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關鍵議題即為氣候調適與氣候資金的安排。而此次調查便試圖將全球議題熱點重新拉回到臺灣視角,企圖建立一份基於實證調查的政策建議。
臺大風險中心發布第3屆公正轉型調查報告發布會。
(陳昱吟攝影)
今年調查以全國18歲以上民眾作為訪問對象。調查結果顯示,在社會面的感知上,近9成(86.5%)受訪民眾認為臺灣社會收入不平等問題「嚴重」。而面對淨零排放帶來的轉型,個人方面最擔心物價上漲(61.1%),整體而言最擔心貧富差距更大(46.5%)。
在氣候變遷的感知上,有8成(80.9%)受訪民眾表示「擔心」全球暖化,其中表達「非常擔心」者高達45.5 %。並認為極端氣候(如豪雨、乾旱及高溫)對勞工(79.9%)、對低收入群體(71.0%)的負面影響「嚴重」。也「支持」政府提供勞工(90.1%)、提供低收入群體(86.2%)更多資源以因應極端氣候。
在政策溝通面向,6成以上(62.1%)的受訪者不了解政府減碳政策;多數民眾(64.6%)認為政府給產業的減碳壓力將轉嫁給員工,部分(45.5%)認為政府在淨零排放政策規劃過程中,缺少政府、老闆和員工三方共同決定機制;也沒有妥善考量民眾意見(59.8%)。9成(93.7%)民眾皆「同意」減碳政策規劃應更多關注中小企業意見。
碳費即將開徵,調查有近8成(78.1%)民眾表示「支持」政府對企業徵收碳費;多數亦「支持」政府用碳費補貼企業開發減碳技術、購買節能設備(70.8%)。但也有部分認為,碳費將對臺灣的經濟和就業產生負面影響(57.1%),會使低收入群體受害(62.3%)。也因此,多數皆「支持」政府用碳費補貼低收入群體的電價(77.1%)、交通費用(68.9%)、生活費用(58.5%)。
面對政府推動淨零排放造成的工作轉變及綠色職缺上,有近半(49.5%)受訪者認為淨零排放所帶來的相關新工作,會來到自己所在的地區;有4成3(43.0%)認為與現有工作相比,淨零排放所創造的新工作,其薪資會較好。有超過4成(44.8%)受訪者認為自己能適應工作上愈來愈嚴格的減碳要求。另外,也有8成5(85.1%)同意如果減碳政策導致個人失業,除了失業給付,政府應全額補助職業訓練。
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發言提出呼籲。
(陳昱吟攝影)
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評析,COP29決議實施全球碳交易機制,臺灣也即將啟動碳定價機制(碳費徵收),在全球淨零排放驅動的經濟社會影響下,作為全球重要產業分工鏈的臺灣,產生了不確定性的衝擊。另一方面,劇烈氣候災害造成對勞工、低收入群體的影響與調適問題,也突顯臺灣社會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與收入不平等。此為本次公正轉型調查報告的重要背景。
因此,臺大風險中心研究團隊也依據今(12)日所發布的整體調查結果對各界提出呼籲: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針對調查結果提出建議。
(陳昱吟攝影)
一,臺灣社會應校準在全球產業分工佈局的戰略地位,重視社會認為收入不平等問題嚴重的感知,在市場、產業與國家端擬定更為公平的社會分配;
二,應強化淨零排放轉型過程中政府、企業與勞工的協商與溝通機制,並重視與積極規劃青年、勞工與中小企業獲得更多淨零決策參與的管道;
三,政府宜呼應COP29成立氣候基金之議,儘速依照碳費徵收規範,成立氣候社會基金(公正轉型基金),補助企業開發減碳技術、協助中小企業減碳與創新、增加綠色轉型中的勞工工作機會與職訓補助,並補貼中低收入戶者的電價、交通費與生活費用。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針對調查結果,也提出4點建議,認為政府應採取作為:
一,持續加強政策宣導,提高民眾公正轉型認知及觀念;
二,推動社會對話制度化,讓資訊充分揭露、建立階段性可衡量指標及人才培育、資源共享等,例如全產總已成立9個行業別勞工對策委員會,期盼積極參與政府各部會的利害關係人對話,以建構行業別對話機制,並以簽訂綠色團體協約為目標;
三,鼓勵高碳排產業優先推動公正轉型,並後續參酌勞動部「勞動議題框架性指引」,以建立標竿產業及企業,提高推動成效;
四,針對受影響產企業、弱勢族群提供經費補助,協助產業轉型及勞工就業,減碳責任不可轉嫁勞工。
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鄭中睿提出觀察。
(陳昱吟攝影)
而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鄭中睿則觀察,今年調查的受訪者呈現一貫傾向,關注淨零排放對民眾的經濟影響,擔心對企業徵收碳費會增加個人及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這樣的情緒擴展到總體經濟層面,便是憂慮臺灣的貧富差距會因為淨零擴大。針對上述擔憂,鄭中睿認為,政府與淨零相關的財政投入,應優先以擴大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滿足居住、交通等一般人的日常需求;盡可能減少給予私人企業的補貼,以免淨零排放淪為劫貧濟富的不公正轉型。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提出建言。
(陳昱吟攝影)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也建議,在民眾對政府尚持正面期待時,政府應積極接軌各國落實公正轉型的機制,積極推動三方社會對話機制法制化,並且讓轉型中的綠色職缺接軌國際標準的尊嚴勞動,切勿在轉型之初拖沓政策腳步,只著眼於企業的淨零進度,而讓公正轉型淪為口號。
周桂田表示,COP29召開前後,全球各國正擬定新的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與加緊2030年減碳的期程。作為全球分工鏈一環的臺灣,除了需要加速融入已經遲滯的主要工業國家之碳定價體系,另一方面,又要面對美國新任川普政府之國際產業分工重組,挑戰相當地嚴峻。因此,最根本的應對策略是,紮實臺灣自身的經濟、社會與政府治理的轉型實力與架構,透過動態、均衡的策略加速臺灣的變革。尤其,由本次淨零排放與氣候調適的雙主軸調查結果顯示,應在淨零政策規劃、產業衝擊與轉型,甚至是極端氣候對勞工與低收入群體的影響等議題上,強化政府、企業與勞工三方之間的對話、協商與溝通,進行由下而上的政策推動設計,以增進政策滲透到基層的參與式治理,讓臺灣迎向新一波的綠色轉型,與面對氣候調適衝擊及機會。
周桂田總結,此次調查的價值在於探討在淨零排放與氣候衝擊的雙主軸挑戰下,新政府以及與全球市場聯動的企業,應如何達成勞工、青年、弱勢群體的「公正轉型」,並促成產業在全球的綠色競爭量能。
本次調查時間自2024年10月17日至2024年10月25日,調查對象為全臺18歲以上民眾,以「市內電話」及「行動電話」兩種電話調查方式進行訪問,總計完成有效樣本1,102份,以95%信賴度估計,抽樣誤差在±2.95個百分點之內。
大
中
小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專題:陳昱吟 發稿日期:2024/12/12 下午 10:52:12
關鍵字:
臺大風險中心
,
公正轉型
,
弱勢群體
,
淨零排放
,
氣候衝擊
,
周桂田
,
戴國榮
,
邱羽凡
可能有興趣閱讀的相關報導
史博館退役舊建材 RENEW出生活新雅緻
全球首份種樹評估型SROI國際認證報告 慈心基金會獲高度肯定
開啟國際合作里程碑 亞洲首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年會在臺北登場
生態與藝術結合 SWS頒發2024年大會"藝術贊助獎"給蔡文潔袁金塔
留言板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
★★
★★★
★★★★
★★★★★
Email
驗證碼
Hxzi
(有分大小寫)
同步在Facebook上發表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無
圖片
購買商品
討論留言
建置部落
參與溝通
訂閱新聞
列印此頁
閱讀更多陳昱吟報導
[
陳昱吟報導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標題
捐贈贊助
生態環保
2024/12/12 下午 10:52:12
臺大風險中心發布第3屆公正轉型調查報告 呼籲重視勞工青年弱勢群體淨零排放與氣候衝擊雙主軸挑戰
數位傳播
產業經濟
2024/9/6 下午 07:35:15
透過科技讓世界看到台灣餐飲到位的溫馨貼心
數位傳播
財經金融
2024/6/5 下午 06:58:53
缺乏企業氣候總體治理戰略 如何將永續發展理念納入經營決策有待努力
數位傳播
產業經濟
2024/5/25 下午 07:58:05
從健康美麗向下扎根向上茁壯 有您參與將成為更繁茂大樹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2023/12/18 下午 06:12:13
國衛院揭示更具有傳染力登革熱新傳播模式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3/10/5 下午 07:20:10
呂麗莉領軍 "悲欣交集"夢迴李叔同音樂會唱出弘一大師傳奇一生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
新網專題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專題標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6 下午 07:08:06
NSO榮譽指揮呂紹嘉領軍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巡迴全臺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2025/1/16 下午 06:02:49
心臟病死因排第2 中醫師親授嚴峻冬日該如何防範心血管疾病降低風險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2025/1/16 下午 04:32:13
新型心臟幫浦拯救急性心臟衰竭合併心因性休克病患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5 下午 07:08:18
吳念真塵封16年作品"人間條件4"宣告再加演 黃韻玲林美秀回歸最暗黑人間系列
親子銀髮
玩具遊戲
2025/1/15 下午 06:12:13
兒童電動車共享品牌"Babydodofun"舉辦2025台北市公立幼兒園育幼院童車分享體驗活動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4 下午 07:54:52
李沃源主持臺灣港澳台美協集會 頒發顧問理事等聘書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4 下午 06:51:52
傳藝中心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 衝撞虛實界線翻玩有無辯證
流行時尚
生活百科
2025/1/11 下午 09:56:11
雲林古坑福智教育園區食農教育五感體驗 玉米田裡建立親情與友情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0 下午 10:52:00
袁金塔將古藥籤變身藝術 "圖畫生態.漫游古書"台江文化中心展出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0 下午 07:00:13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博覽會:為藝術新秀打造全方位舞台
第1頁,總共1548頁
最後1頁
後1頁
後10頁
後100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
新網新聞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新聞標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3 下午 05:20:10
文化部文化體驗藝術入校交流會 教學藝術家課程示範激盪各種教學可能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0 下午 07:28:11
文化部114年"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名單公布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10 下午 07:19:09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推出"翻轉系列"首部曲
捐贈贊助
生態環保
2025/1/9 下午 05:46:52
史博館退役舊建材 RENEW出生活新雅緻
婚喪喜慶
回憶紀念
2025/1/7 下午 08:10:10
藝術家林惺嶽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養生健康
醫療保健
2025/1/7 下午 12:35:04
模擬人類血栓形成 加速藥物發展 國研院動物中心血栓晶片獲得CES2025創新獎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6 下午 06:52:53
臺博館"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 發表偶戲叢書揭偶戲文化面貌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6 上午 11:51:36
114年"振興振心-文化部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即日起受理線上申請
流行時尚
精品蒐藏
2025/1/4 下午 07:54:19
第5屆"高雄時尚大賞" "蝸人"奪下金賞
捐贈贊助
文化藝術
2025/1/3 下午 07:18:53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博覽會 聚焦發掘40歲以下"藝術新星"
第1頁,總共1689頁
最後1頁
後1頁
後10頁
後100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閱讀更多新網工商
[
新網工商列表
]
頻道
分類
發稿時間
工商標題
工商新聞
旅遊民宿
2020/6/23 下午 07:34:23
富豪旅遊強推拉拉山采風! 來一趟最安心的旅遊
工商新聞
家庭百貨
2020/4/12 下午 02:09:26
夏日將至 別忘平日做好冷氣保養避免損壞維修
工商新聞
健康醫美
2019/1/7 下午 06:21:12
近視人口激增 飛秒雷射治療近視成主流
工商新聞
家庭百貨
2018/12/19 下午 08:12:25
"歐華有愛助罕病" 善款用於罕見疾病家庭醫療照護
工商新聞
健康醫美
2017/9/15 下午 03:12:22
張懷媗拍戲意外 走過暗黑轉戰生技保健食品重生
工商新聞
時尚精品
2017/4/20 下午 07:34:44
林心如站台 玉世家開拓大遠百首間中部據點
工商新聞
健康醫美
2017/4/12 下午 06:05:33
翻轉運動觀念 學齡後兒童每日應60分鐘身體律動
工商新聞
家庭百貨
2017/3/7 下午 09:11:16
掌廚人就該拿好刀好鍋 德國廚房用具全新產品上市
工商新聞
文化教育
2017/1/12 下午 08:21:35
105年大學學測指考 羅傑英文小班制成績亮麗
工商新聞
餐飲美食
2016/2/9 下午 04:34:22
到飛頁吃一頓文學餐 遠景出版社新創書餐廳
最後1頁
後1頁
後10頁
後100頁
前100頁
前10頁
前1頁
第1頁
關於本站
網站導覽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廣告刊登
友情贊助
志工招募
合作提案
連絡我們
後台管理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新聞網》 電子郵件:
news@newnet.tw
LINE ID:newnetnews
版權所有 1998-2023新網© ※本站為安全網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及其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