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創投"紙皮婆婆"百萬首獎"林森北路"文創劇作獎
|
歸鴻亭 2018/11/15 下午 07:53:09
|
華語影壇最大創作與投資媒合平台「金馬創投會議」今日在臺北文創大樓文創會所舉行閉幕暨頒獎典禮。金馬影后舒淇、金馬最佳編劇小野、香港監製利雅博3位決選評審,將百萬首獎頒給香港新導演任俠的《紙皮婆婆》;專...詳內容
|
|
|
向一個充滿夢想的時代致敬 新象40年過去現在未來
|
歸鴻亭 2018/11/15 下午 07:15:15
|
創立於1978年的新象藝術中心滿40歲了,推出系列慶祝活動,將於15至17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紅磚區西1館舉辦歷史回顧展,邀集藝術、文化、學術各領域專家學者舉辦9場學術論壇;11月18日「4...詳內容
|
|
|
|
手繪傳統電影看板 謝森山與電影相依逾半世紀
|
歸鴻亭 2018/11/15 下午 02:35:17
|
文化總會製作《匠人魂》系列影片,尋找台灣百工匠人、型塑台灣精神底蘊。配合第五十五屆金馬獎,文總特別尋找早年致力為台灣電影宣傳,如今卻已碩果僅存的手繪電影看板畫師,拍攝《匠人魂》看板畫師篇,為四、五年...詳內容
|
|
|
|
|
新趨勢論壇 臺史博與亞洲博物館共創文化平權
|
林彥才 2018/11/14 下午 04:53:12
|
為了文化平權概念的落實與推動,並且促成國際間的對話交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今日起為期3天,邀請多位國際知名的博物館專家學者,包含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執行委員暨韓國鐵博物館館長張仁卿及日本國立民...詳內容
|
|
|
臺文館連3週全省舉辦臺灣文化日影展
|
林彥才 2018/11/14 下午 01:08:02
|
國立臺灣文學館規劃「臺灣文化日影展」,11月17日至12月2日連續3週,陸續在全臺各地放映不同主題影片及映後座談。延續2018年臺灣文化日活動「啟蒙進行曲」,影展主題定為「複音 X 再歌啟蒙思想」,...詳內容
|
|
|
2018台北電視內容交易及創投媒合會開展
|
歸鴻亭 2018/11/13 下午 10:28:49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的「2018台北電視內容交易及創投媒合會」今日在台北萬豪酒店登場,這場台灣電視作品國際版權交易的年度盛事,預計連續舉辦3天,於11月15日閉幕。...詳內容
|
|
|
一心戲劇團演出"東方悲情傳奇-鬼駙馬"
|
歸鴻亭 2018/11/13 下午 10:11:06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07年大稻埕戲苑駐館團隊一心戲劇團,將於11月24、25日在雙小生孫詩珮、孫詩詠詮釋下,將推出「歌仔戲浪漫新美學」,獻上道盡人世間愛與無奈的一齣充滿邊疆風情淒美的故事《東方悲情傳奇...詳內容
|
|
|
衛武營"馬戲平台"體驗驚奇爆笑感動之旅
|
林彥才 2018/11/13 下午 09:55:00
|
大小朋友最期待的「馬戲平台」又來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季節目「馬戲平台」已邁入第3屆,首次在今年啟用的衛武營場館舉辦,從14日起一連演出5天,包括3組臺灣團隊,與來自法國、西班牙的表演者,將...詳內容
|
|
|
帕胡德首度領銜柏林愛樂好友以長笛四重奏演出
|
歸鴻亭 2018/11/13 下午 07:54:54
|
穩坐當今長笛界第一把交椅的長笛家帕胡德(Emmanuel Pahud),這次首度領銜柏林愛樂弦樂的好友們,來台舉辦長笛四重奏音樂會。...詳內容
|
|
|
|
台北愛樂歌劇坊詮釋喜歌劇 "冒牌婚姻"演愛情諜對諜
|
歸鴻亭 2018/11/13 下午 05:15:30
|
積極耕耘西方歌劇的台北愛樂歌劇坊,繼羅西尼《塞維爾的理髮師》、董尼才第《愛情靈藥》後,今年11月20、22日將於中山堂光復廳演出董尼才第最後一部歌劇《冒牌婚姻》(Don Pasquale),完成演出...詳內容
|
|
|
梁永斐國父館書畫入圍到成為館長 生涯公職藝術兼顧
|
麻念台 2018/11/12 下午 11:11:00
|
甫上任1個多月,國父紀念館新任館長梁永斐今日以國父館大家長身分,主持該館紀念國父誕辰153年舉辦的「中山青年藝術獎」頒獎活動,他說,37年前他同樣參加國父館第9屆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獲得大專組書法...詳內容
|
|
|
|
|
|
柏林愛樂攜手指揮家杜達美 3場音樂會首度誇足高雄
|
歸鴻亭 2018/11/11 下午 11:51:56
|
柏林愛樂全團與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美(Gustavo Dudame)、次女高音塔瑪拉‧芒福德(Tamara Mumford)總計145人昨日抵達台灣,此次是柏林愛樂5度訪台,在出發前,已先在老家柏林...詳內容
|
|
|
掌理兩廳院 劉怡汝細數心路歷程期盼再建藝術新世界
|
麻念台/徐容儀 2018/11/11 上午 09:48:08
|
國家兩廳院剛度過30年慶,多年來觀眾發現這兩座台灣巍峨「藝術大廟」始終變來變去,大部分都是固定一些大團撐住目前大約每年60至67萬人次的業績,但是如何傳承下一世代的30年,迎來接續的輝煌「藝術老廟」...詳內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