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20屆國家文藝獎揭曉 相隔10年7個領域均有得獎者
|
麻念台 2017/12/5 下午 08:13:46
|
第20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名單今日揭曉,7個領域這次都有得獎者,分別是詩人李魁賢、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作曲家金希文、編舞家姚淑芬、劇作家陳勝國、建築師黃聲遠及電影音樂創作者林強,每人可獲新台幣100...詳內容
|
|
|
|
教育部公共電視陪孩子們走入社區 製播"臺灣囝仔讚"
|
歸鴻亭 2017/12/5 下午 06:31:14
|
為推動藝術與人文教育政策,開啟學童們創意思維及天賦,教育部與公共電視共同規劃製作《臺灣囝仔讚》節目,讓所有國小學生有一個可以啟發天賦,勇敢做自己、展現才藝的奇幻舞臺。2017年新一季的節目即將於12...詳內容
|
|
|
|
清朝文物出土 嘉義東門派出所發現疑似東門遺跡
|
林彥才 2017/12/4 下午 06:17:18
|
今年10月發包開工的嘉義市歷史建築東門派出所修復再利用工程,12月1日在所長宿舍下方,發現一批玉器文物及建物基礎,文化局立即請承包商停工,邀請中研院考古組兼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及雲科大教授王貞富會勘...詳內容
|
|
|
兩廳院30週年 國家音樂廳啟用史坦威486新琴
|
麻念台 2017/12/4 下午 05:33:52
|
國家兩廳院邀請1998年樂壇新秀最年輕入選者嚴俊傑擔任兩廳院30週年選琴大使,親赴德國漢堡史坦威原廠為音樂廳挑選新琴,今日啟用史無前例的將該廳院6台演奏型鋼琴搬上音樂廳舞台。...詳內容
|
|
|
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 今日展開首場願景工作坊
|
麻念台 2017/12/3 下午 07:10:12
|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今日一整天在中正紀念堂的教室展開第1場的願景工作坊,1場由文化部邀請專家學者,其餘3場由全民參與式討論進行,今日首場對圍牆及動線改變較有共識,堂體及銅像去...詳內容
|
|
|
|
|
重建台灣音樂史 以多元多樣音樂創造臺灣獨特性
|
麻念台 2017/12/2 下午 03:52:13
|
文化部為推動「重建臺灣音樂史」計畫,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於今、明兩日在臺灣戲曲中心辦理「重建臺灣音樂史─臺灣音樂史現況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邀集多位專家學者就相關議題發表論文。...詳內容
|
|
|
臺北市文獻館展臺北西城萬華300年來開發史
|
歸鴻亭 2017/12/1 下午 07:36:18
|
西城,意指坐落於臺北市西部的萬華,屬於臺北盆地早期即已開發的區塊。為呈現西城發展歷史,重現城市風華,臺北市立文獻館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辦理「夢•行西城」特展今日開展。...詳內容
|
|
|
對大眾揭露全國票房資訊頻率將提升為每週1次
|
歸鴻亭 2017/12/1 下午 05:34:48
|
為落實文化部健全電影產業政策,進一步促進全國電影票房統計資訊透明化,協助電影產業發展之目的,將於106年12月7日起,由文化部委託國家電影中心揭露電影票房資訊,對一般大眾揭露全國票房資訊的頻率,將由...詳內容
|
|
|
瘋狂粉絲集體癡迷 黑眼睛跨劇團演繹執迷偶像現象
|
歸鴻亭 2017/11/30 下午 05:05:01
|
黑眼睛跨劇團12月1至3日將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劇院演出《生而為粉我很抱歉》,整個演出高達3萬多字的台詞是用接力說故事的對話方式來展開,4位演員在演出中都是「敘述者」的角色,每個人都負擔著高強...詳內容
|
|
|
世代之聲薪火相傳 民歌採集50周年推出系列音樂會
|
麻念台 2017/11/30 下午 01:09:16
|
由臺灣音樂館主辦的《薪火奕耀》民歌採集50周年、《竹東山歌尞天穿》與《半島聲紋詩響起》3場音樂會,將在12月2日、8日與9日晚間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舉辦,節目分別邀請到彰化梨春園、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詳內容
|
|
|
|
愛在森林裡閱讀 "臺灣閱讀節"大安森林公園展開
|
麻念台 2017/11/29 下午 02:35:59
|
國家圖書館辦理「臺灣閱讀節」,期能開創臺灣本土風格之特色節慶,邀請各級學校、各級圖書館及文教機構代表齊聚該館,共同見證106年「臺灣閱讀節」於全國各地展開熱鬧繽紛且適合大小朋友的推廣活動。為讓閱讀推...詳內容
|
|
|
大提琴艾爾本與台灣音樂家合作絃樂五重奏
|
歸鴻亭 2017/11/28 下午 05:55:19
|
睽違世界樂壇多時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的大提琴家艾爾本(Valentin Erben),將於12月3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奏舒伯特《C大調絃樂五重奏》。...詳內容
|
|
|
國家圖書館探索古籍內容發展數位創新服務
|
歸鴻亭 2017/11/28 下午 05:52:17
|
國家圖書館今日上午於國圖簡報室舉辦「國家圖書館通用型古籍數位人文研究平台成果發表會」,現場邀請國內文史研究者、數位人文研究專家,以及關心臺灣數位典藏發展的各界人士參與。...詳內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