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常見 需經由醫師檢查避免自行用藥
|
歸鴻亭 2020/11/6 下午 04:51:48
|
現代人經常使用看螢幕時,眨眼頻率會減少,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的狀況,這種乾眼症是眼科門診常見的問題,盛行率大約有30%。...詳內容
|
|
|
走不出的喪寵之痛 易被忽略的創傷壓力症後群
|
歸鴻亭 2020/10/27 下午 12:07:30
|
35歲已婚女性,帶著愛犬去溪邊遊玩,因狗狗不甚落水,冒險下水救援,仍來不及挽救,事發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以及目睹狗狗溺斃過程至今無法接受。個案情緒起伏,不停哭泣,憂傷,愧疚,無法忘記搶救過...詳內容
|
|
|
|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 結果竟是青光眼急性恐失明
|
歸鴻亭 2020/10/23 下午 06:49:51
|
今年70多歲的張大姊,20多年前因頭痛、肩胛痛和胸悶就醫,結果被當成心臟病治療3個多月,依舊頭痛欲裂,醫師甚至懷疑她長腦瘤,最嚴重時吃止痛藥10多分鐘就失效,頭也痛到頭部需要支撐,不但離不開沙發,連...詳內容
|
|
|
新技術獨步全球 國輻中心6分鐘揪出癌症
|
歸鴻亭 2020/10/20 下午 07:28:47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在科技部指導下,配合政府「深化生技醫療產業與精準醫療」的政策,開發了獨步全球的「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Infrared Wax Physisorption Kinet...詳內容
|
|
|
家族史會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病風險影響病人長期預後
|
歸鴻亭 2020/10/15 下午 01:28:01
|
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林口長庚醫院為找出疾病的危險因子加以預防及改善治療結果,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23,868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456...詳內容
|
|
|
尿路結石含鈣 3次體外震波完碎腎臟鹿角狀結石
|
歸鴻亭 2020/10/15 下午 12:43:24
|
50歲葉女士,因尿路感染一直好不了求診,經X光、超音波及輸尿管腎盂攝影(RP)檢查發現,左腎有約4x4公分的鹿角狀結石,因X光下此結石的密度較淡,推測其質地比較鬆軟,故考慮嘗試體外震波碎石治療(ES...詳內容
|
|
|
長庚利用最新全基因體定序研究技術 找到磺胺藥抗生素過敏基因
|
歸鴻亭 2020/10/13 下午 12:38:56
|
磺胺類抗生素撲菌特錠(Baktar)是台灣藥害救濟排名前10大常見藥物,也是全球嚴重藥物過敏的前5大藥物。長庚醫院研究團隊帶導台灣及亞洲各國合作進行研究,費時5年,終於確認了磺胺抗生素過敏的特殊基因...詳內容
|
|
|
|
|
心理壓力會造成生理疼痛 以轉譯醫學探究纖維肌痛症病理機轉
|
歸鴻亭 2020/10/5 下午 06:00:10
|
反覆心理壓力除了造成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外,竟然也會造成生理上慢性全身疼痛。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志成,與轉譯醫學學程博士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洪志憲共組研究團隊,找出纖維肌...詳內容
|
|
|
台大發現肺纖維化關鍵機轉蛋白 可能幫助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
|
歸鴻亭 2020/9/25 下午 04:54:47
|
存活率極低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每年奪走2到3百人的性命,目前醫學上無法根治;台大醫院發現肺纖維化關鍵的機轉蛋白TXNDC5,未來若能找出抑制該蛋白的方法,就有可能幫助特發性肺纖維化...詳內容
|
|
|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完成兒童心導管術介入治療
|
歸鴻亭 2020/9/23 下午 03:31:15
|
新北市2歲多的周小妹妹,出生後經由新生兒超音波檢查發現「開放性動脈導管」,持續兩年在門診追蹤,雖無立即危險但仍有導致持續肺動脈高血壓及心臟衰竭的風險,因此家屬在醫師的建議下決定讓女童接受積極治療。由...詳內容
|
|
|
|
罕見皮膚病"類天皰瘡" 林口長庚與土城醫院找出問題藥物
|
歸鴻亭 2020/9/16 下午 12:15:13
|
一位患有糖尿病的阿嬤,大腿起了一塊一塊的紅疹及水泡,求診多次都沒改善,後來水泡還擴展到全身,造成潰爛,讓阿嬤疼痛不已,前往醫院接受皮膚切片檢查後,確認得到「類天皰瘡」。醫師回溯阿嬤的用藥史,才發現是...詳內容
|
|
|
重訓過度反覆頻尿下腹痛 診察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作祟
|
歸鴻亭 2020/9/15 下午 12:27:51
|
平常會自我鍛鍊的31歲女性業務員,工作之餘熱愛重訓及慢跑。一年來常常感到頻尿、伴隨下腹疼痛,起初自行在藥局買藥服用,感覺症狀似有好轉,但隨著發作越來越頻繁,更苦於腰酸背痛、甚至性趣全失,困擾不已求診...詳內容
|
|
|
|
|
零食天天吃 體重狂飆肝也受不了
|
歸鴻亭 2020/9/2 下午 01:17:13
|
13歲的阿德原本就是體重過重的孩子,過去一年多,因升學壓力又遇上疫情,幾乎整天都待在室內,三不五時就藉由吃零食放鬆,體重直直升,近一年半來體重增加將近13公斤,目前身高168公分、體重89公斤、BM...詳內容
|
|
|
微型前瞻系統單晶片開發 生醫聯手半導體精準治療帕金森氏症
|
歸鴻亭 2020/8/26 下午 04:51:55
|
全球人口結構加速邁入高齡化,如何完善老年生活是你我即將面對的問題,科技部配合「5+2產業創新方案」,自108年起推動「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108-109)」,透過跨領域結合臺灣在資通訊、機...詳內容
|
|
|